醫療常識★開學藏威脅!3個月不見的腸病毒 門診突蹦多名病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史上最長暑假結束,高中以下校園今(1)日實體開學,不只要戴好口罩,更要勤洗手,因為連腸病毒都來攪局!台中慈濟醫院門診觀察就發現,日前隨著幼兒園開始上課,門診一口氣就蹦出多名腸病毒病例,全跟小朋友恢復人際接觸有關係。

門診就有一名9歲女童,持續高燒多日,起初到居家附近診所被診斷為扁桃腺發炎,但後來進一步出現吃不下東西的情形,被家長抱往急診,醫師一看後咽出現許多小水泡,才確診是腸病毒感染,隨即收治住院。

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李宇正表示,門診還有2歲多幼童,才剛到幼兒園上課一周,就陸續出現發燒、食慾不佳等症狀,到門診就醫時,發現除了咽喉有許多小水泡,手、腳也有小水泡,診斷也是腸病毒。

最近因腸病毒就醫、住院的小病人呈現增加趨勢,李宇正提醒,腸病毒往年在5、6月流行,今年卻幾乎看不到相關個案,背後主因應是5月中全國三級警戒全面停課,小朋友缺少人際接觸,因此5月、6月、7月整整3個月,醫院幾乎看不到腸病毒個案,但最近已經突然出現多名病例。

李宇正推測,腸病毒個案之所以增加,應是隨著本土疫情降溫,幼兒園陸續開始恢復上課,加上不少人趁著「微解封」,趕在暑假結束前帶小朋友出去走走,都使得腸病毒個案增加,開學之後,家長除了要叮囑孩子戴口罩之外,也要正確洗手。

醫師建議,雖然疫情期間,要小朋友脫下口罩張嘴比較困難,仍請幼兒園老師,除了幫小朋友量體溫,可多注意學童咽喉有無小水泡;最重要的是,如診斷感染腸病毒,應落實生病不上課,以避免因與其他幼童接觸造成交叉感染。

李宇正強調,酒精殺不死腸病毒,所以家長要落實兒童飯前、便後必須用肥皂依序完成「溼、搓、沖、捧、擦」徹底洗手,用漂白水消毒居家環境,一一消毒門把等重點,陽光曬棉被、煮沸餐具餐巾,藉高溫抑制腸病毒活性。

照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隔20年才修!藥害救濟死亡及障礙給付上限 即起200萬變300萬

扯!一瓶混裝2種抗生素出大包 永信適汎黴素膠囊2百萬顆急回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一位學生因為持續佩戴隱形眼鏡長達六個月而致盲,原因是眼球被微生物破壞吃掉了。 一種微小的單細胞變形蟲奪去了台灣大學生Lian Kao的視力只因為她沒有按時取出隱形眼鏡進行清洗。根據醫生髮布的警告表示,這是一個年輕人在重壓之下沒有騰出時間清洗隱形眼鏡的特殊案例。 除了定期清洗外,在游泳和洗澡時人們也應...

閱讀詳情 »

Stella Young是澳洲的喜劇演員和記者,並擔任澳洲廣播公司線上雜誌《Ramp Up》的編輯。Stella出生時即罹患成骨不全症,變成無法抵擋任何身體碰撞的「玻璃娃娃」,然而,她依然過著和一般小孩一樣平凡的生活,每天上學、和朋友出去玩甚至是和妹妹吵架。     自私的憐憫...

閱讀詳情 »

我張開眼睛,發現自己躺在醫院裡的病床上,手上插著一些針管與點滴,床前圍著幾個人。 「咦?這裡是哪裡?我怎麼會在這裡?發生了什麼事情嗎?」看著這片不知所以然的場景,我心裡開始這樣想。 這些站在我床前的人,他們用一種很熱切的眼神看著我,但是……他們到底是誰啊?而我又在這裡做什...

閱讀詳情 »

美國一名原以為痊癒的愛滋寶寶,曾被視為是全球首例「功能性治癒」的愛滋病患者,但最近傳來不幸消息,在停藥近兩年多後,她的體內再度檢測出愛滋病病毒,這對於長期與愛滋病抗戰的醫學界來說,不啻是一大挫折。 這名小女孩被暱稱為「密西西比寶寶」,她在 2010 年出生時經由母體垂直感染 HIV 病毒。她出生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