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開完刀也很美!癌症整型手術新概念 醫籲乳癌患者別怕

開完刀也很美!癌症整型手術新概念 醫籲乳癌患者別怕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乳癌為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第 1 位,患者更普遍比歐美年輕,對外觀較在意,甚至不敢開刀延誤治療。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斗六分院副院長、乳房暨整形外科醫師郭耀隆表示,乳癌手術越早治療越好,擔心外觀的患者,透過癌症整形手術概念,腫瘤切除和乳房重建、都可以同時進行,減少病人擔憂,呼籲不要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台灣乳癌患者年輕、在意外觀 手術選擇大分析

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每年有 1 萬多名新診斷乳癌患者,也有 2 千名死於乳癌。郭耀隆副院長表示,台灣乳癌好發45-50歲,更不乏更年輕者,這類患者對外觀其實很在意。然而,早期乳癌幾乎都必須手術,只要早期治療,存活率非常高。郭耀隆副院長指出,乳癌手術大致分成:

乳房全切除手術:

適用較大的腫瘤,但會在胸口留下20-30公分傷口,對於外觀和生活影響較大,不過缺損的部位可利用果凍矽膠或自體組織來重建乳房。

乳房保留手術:

改善乳房全切除手術的外觀問題,適合初期、乳腺/腫瘤比例較大的患者,可保留較多乳腺組織;然而,此術需搭配電療,另外,若術後患部附近殘留癌細胞,可能需反覆開刀。

整形式乳癌手術:

透過整形外科的縮乳手術的概念,來進行乳腺組織重建,保留乳房的美觀,另外,乳房全切除手術,也可以使用微創手術切除腫瘤,隨即進行乳房重建,傷口不會太大,又可讓乳房外觀保留更完整,提升病人手術接受度。

乳癌手術怎麼選? 醫:病人在意什麼很重要

乳癌手術怎麼選?郭耀隆副院長強調,乳癌手術沒有標準術式,必須根據腫瘤大小,腫瘤和乳腺比例,病人喜好和醫師手術技巧而定。

令人意外的是,病人的喜好佔據很大因素,沒有哪一種手術比較好,術後復發率都相同,只有病人「比較能接受」何種手術。他透露,「很多患者得知罹癌,『腦袋一片空白』難下決定,因此醫師必須盡可能提供資訊,讓患者充分了解來選擇。」對此,成大醫院開發「乳房手術疾病共享」APP,經過護理系教師和學生嚴密測試,讓病人根據自身考量來決定最合適的手術,不再慌張。

郭耀隆副院長說,台灣乳癌的手術和藥物都很進步,許多患者治療後都發現副作用沒想像中大,就算有副作用,也有新藥物、術式可以減輕症狀。

一般乳癌手術是使用電燒刀,類似高溫手術刀,可以同時切除、止血,但高溫對於乳房組織傷害也較大;因此,整形式乳癌手術還可以選擇「低溫電漿刀」,利用電漿震盪原理來低溫止血,減低對組織傷害。

癌症整形手術兼顧療效和美觀 醫籲患者勇於治療

郭耀隆副院長呼籲,患者應勇於治療,現在微創乳房全切除搭配乳房重建手術,都不用分兩次手術,切除和重建手術都可同時進行,減少病人顧慮,這是癌症整形手術推廣的結果。另外,預防勝於治療,提醒45歲以上婦女應定期篩檢,尤其是乳房攝影等影像檢查,才能揪出早期乳癌。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8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紅菜(紅鳳菜) 紅菜,一種充滿神秘色彩的蔬菜,又稱做紅鳳菜。第一次看到它在餐桌上時,我們都瞪大眼睛直挺挺地看著眼前這盤怪異的東西;外觀看起來像蔬菜,但底下的汁液卻有如血液般紅通通的,帶點紫紅色。 媽媽只輕描淡寫的說:「這個叫做紅菜,本來就是長這樣,很正常,吃就對了。」帶著狐疑的心情,還是乖乖聽媽媽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近70歲婦人,居住在南投信義鄉,近期常感覺胸口悶痛,不適感持續3個月,近兩日覺得胸口特別疼痛,絞痛到難以承受,他的先生趕緊驅車前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急診,經醫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隨即安排心導管手術,過程順利,保住生命。心血管疾病常居十大死因之中 拖延恐至生命危險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大量的醫學研究指出,重量訓練可以有效刺激肌肉生長,對健康有幫助,也有許多專家學者每天呼籲民眾運動,但還是有非常多人用許多藉口拒絕運動,其中很常見的便是「重量訓練容易受傷。」尤其受到國外的gym failed影片影響,挑戰大重量腳折斷、手骨折等,更是讓民眾害怕。物理治療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便利、便宜,台灣健保舉世聞名,每年就醫人次眾多,但最新1項研究卻發現,平均每600張處方箋,就有1張用藥異常,影響所及42萬病人,近6成年逾60歲的老病人。 該項研究負責人為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李友專教授,他分析2017年健保資料庫,當年度全台灣醫院門診總共開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