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間歇性斷食非瘦身神招? 研究:效果與「熱量控制」沒差


間歇性斷食吃對時間就瘦? 研究:熱量控制效果一樣

廣為流行的「168」間歇性斷食法,真的能達到更好的減重效果?《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近期刊登的研究指出,無論是否採取間歇性斷食,只要符合每日熱量控制標準,最重的體重下降程度並無顯著差異。從該項研究的數據而言,相較於進食時段,總進食熱量對體重的影響可能更關鍵。

 

中國廣州南方醫科大學研究團隊招募了139名平均體重為88.2公斤的肥胖患者,並將所有受試者隨機分組。男性受試者每日熱量控制在1500-1800大卡之間,女性每日熱量則控制在1200-1500大卡。

 

兩組人員攝取的營養組成相同,40%-55%來自碳水化合物;15%-20%來自蛋白質;20%-30%來自脂肪。唯一的區別是其中一組採取「限時飲食」,只能在每天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之間進食,另一組則沒有進食時間的限制。

 

間歇性斷食非瘦身神招? 研究:效果與「熱量控制」沒差

 

平均體重降8公斤 限時飲食對血壓改善無明顯助益

 

訪談調查一共持續了12個月,兩組人員平均體重皆下降了8.0公斤,而且BMI、體脂、除脂體重、血壓、代謝症狀群相關風險因子的差異也一致。比較特別是的,這項研究不只有每周電話調查,受試者也必須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每周回報飲食記錄,並定期進行每2周進行一次健康會談。

 

研究團隊宣稱,這項為期一年的試驗當中,兩組人員都達到熱量控制,但採取8小時進食時間限制的組別,減重程度並沒有增加,而且內臟脂肪、血糖等生理數值的變化,兩組也呈現出相同改變。過去曾有研究認為斷食有助於血壓控制,但在該研究卻顯示「限時飲食」對血壓改善沒有額外幫助。

 

限時飲食策略或「間歇性斷食」是否對於體重控制、血糖帶來更多益處?各項研究的結果並不一致。中國廣州南方醫科大學的研究樣本數雖然只有139人,但因實驗方式與飲食內容的回報資料,較過往的工具更具可信度,被《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於《醫學前沿》,證據力可見一斑。

 

間歇性斷食非瘦身神招? 研究:效果與「熱量控制」沒差

 

 

助進食回到晝夜規律 這些人勿亂試間歇性斷食

雖然間歇性斷食未必是最好的減重方法,但是對於大多數有心減重的現代人而言仍有優點。哈佛大學醫學院指出,一般人如果採取節食、斷食來達到體重控制,往往因為疲倦、饑餓感或情緒暴躁而容易放棄。間歇性斷食除了減少了饑餓感、暴躁感,也讓身體進食的新陳代謝回到與日夜規律一致。

 

相較之下,不少研究發現夜晚進食可能會增加體重上升與糖尿病機率,而喜歡在半夜吃零食的男性,也顯示出更高的心臟病風險。間歇性斷食的另一個好處是會促使人們選擇可以維持更長飽足感,但熱量密度更低的食物,也不會因此覺得自己在減重過程中飲食樂趣「被剝奪」而感覺悲慘,容易執行得更長久。

 

哈佛大學醫學院提醒,除了採取間歇性斷食之外,更重要的是維持飲食均衡,多吃全穀類、堅果、豆類、蔬果,不只有利體重控制也可降低心臟病風險。也不建議追求過於快速的減重效果,每周減輕0.5-1公斤的速度,較有機會持續減重並減少復胖。

 

 

間歇性斷食非瘦身神招? 研究:效果與「熱量控制」沒差

 

另外,如果本身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服用血壓藥、心臟藥物等族群,限制熱量或斷食可能具有危險性,可能造成體內鈉、鉀等體液失衡,引發心血管意外事件。這些族群要實行飲食控制之前,務必諮詢專業醫師與營養師意見。

 

 


延伸閱讀:

美研究破解「間歇性斷食」迷思:使人注意力更集中 還能幫助降血壓?

168斷食法無痛減肥? 醫師曝亂斷食3大「傷身後果」比復胖更慘

相關推薦

現在每一個人都十分重視養生,保健康,然而在健康這一前提下,都希望自己能永葆青春,所以在飲食方向都會優先選擇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食物,現在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延緩衰老的中藥。蜂王漿蜂王漿是蜂製品中的珍品,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可促進蛋白質合成,促進細胞生長,增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組織再生能力。同時,因其含...

閱讀詳情 »

3月11日晚,居住在廈門的劉小姐像往常一樣,洗完澡,坐在電腦桌前的氣壓升降椅上,吹頭髮。 突然砰一聲巨響,椅子就炸開了。劉小姐當即摔在地上,被送往醫院。醫生從她腹腔和臀部取出幾十塊鐵環、螺絲和碎片。醫生說劉小姐的臀部被炸傷,直腸被撕裂,陰道也穿了一個孔……去年12月14日...

閱讀詳情 »

感冒做這件事要小心,嚴重時會喪命!!!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 感冒是一種很常見的病症,不管是哪個季節,都會有人會感冒。很多人在感冒以後吃一些藥物就行了,但是有一些人卻非常的嚴重。其實在感冒的時候,如果使用一些錯誤方法的話,會給生命帶來威脅哦! 感冒人人會遇到,處理好了便只是一段小插曲;處理不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