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關節炎是如何損傷關節的?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田春慧  

骨骼使人體具有穩定性,關節則讓人能夠活動。不同類型的人體組織將骨骼連接在一起。軟骨起到保護骨骼頂端的作用,讓骨頭不會互相摩擦;肌腱將骨骼和肌肉連接起來;韌帶則是骨頭之間的連接組織。關節由滑膜包圍,滑膜是一個充滿滑液的囊,滑液可以起到保護關節的作用。人體有六種不同的關節,諸多人體活動都依賴關節,但是,關節也會錯位、受損。久而久之形成關節炎后,一些很簡單的活動也會受到影響,令人疼痛難忍。

骨關節炎是關節炎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骨關節炎患者的手、臀部、膝蓋和脊椎都會受到影響。骨關節炎患者軟骨中的蛋白質分解緩慢。隨著時間推移,軟骨脫落,骨頭之間失去了一切緩衝組織,它們便開始相互摩擦。有些患者的膝蓋或髖關節件會嚴重受損,需要替換。軟骨退化會使骨頭長出骨刺。骨刺如果和骨頭和神經接觸的話會引起不適,骨刺如果卡在關節之間,身體活動就會受到阻礙。

關節炎是如何損傷關節的?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會導致滑膜炎症和滑膜增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症和滑膜增厚又會損傷骨頭和軟骨。兒童也是關節炎的發病人群,青少年患關節炎后,關節會腫脹,如果不及時治療,關節會發生錯位乃至變形。痛風是另一種形式的關節炎,由尿酸積聚引起,痛風患者會受到巨大痛苦的折磨。痛風主要影響大腳趾,還有手、手腕、腳和腳踝。

所有類型的關節炎都會對關節造成影響,時間一長,組織磨損會引起腫脹、疼痛、觸痛和僵硬。正確的治療可以減少損傷,症狀得到緩解。

參考資料:

diseases-conditions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三大國產疫苗拚進度,除了國光生技腳步稍慢,目前高端和聯亞都已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其中聯亞衝最快,主導該支疫苗臨床試驗的計畫主持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今(26)日證實,今早疫苗已開打,首批施打了28人,若一切順利,將拚在5月、6月就向食藥署申請緊...

閱讀詳情 »

根據法新社彙整最新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數據,台灣時間今(26)日凌晨1時30分,全球累計病故人數已經突破250萬大關,歐洲是全球死亡總數最多區域,累計84萬2894人病故。全球近半數死亡病例集中在美國、巴西、墨西哥、印度及英國,另外全球已有超過1.1億人確診。更多消息請鎖定《民視快新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又有新突破!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今(26)日發表研究成果,利用北醫附醫、萬芳醫院及雙和醫院等3家附屬醫院近20年來的肺部腫瘤組織的病理玻片,建立出龐大的數位影像資料庫,開發出領先全球、不用人工標註即可輕易區分肺腫瘤病理切片是良性或惡性的全玻片病理影像辨識系...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提到近來台灣最夯的減肥方式,就是「168斷食法」了,不少追求窈窕體態的男女都趨之若鶩,但也有人一吃超過半年,可是體重都沒有變,甚至還覺得越來越累。營養師提醒,間歇性斷食並非一昧的節食,在可以吃的時間內還是要吃到足夠的營養,否則,熱量吃不夠反而會變胖。 什麼是168斷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