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節退化走路痛 機器手臂協助膝關節置換

關節退化走路痛 機器手臂協助膝關節置換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老年人口因為膝關節磨損嚴重,造成疼痛、行走困難,進而影響生活機能。其中,雲嘉南地區民眾因為長時間務農,患有退化性關節炎人口多,為了使民眾能夠更便利診治,聖馬爾定醫院骨科副主任黃立人指出,藉由機器人手臂施行膝關節置技術發展,能使更多患者有效率的恢復至良好生活狀態。

雲嘉南地區務農者眾 患關節炎人口多

台灣人口老化已成現況,其中嘉義市政府指出 106 年的老年人口比率為 14 %,已邁入高齡社會,加上雲嘉南地區是農業重區,長期務農的長輩朋友常因退化性關節炎而承受疼痛甚至影響行走,但可能又因為逞強、不願捨棄工作,使的痛苦漸增、情況惡化。

機器手臂輔以治療 置換膝關節更快、更好

對此,世界積極利用新科技協助患者更有效、快速治療;對於膝關節相關狀況,已經能以機器人手臂施行膝關節置換術,不僅組織傷口小能更快速恢復,同時因為遊電腦設定,準確度也提高,加上微創手術誤差低也能保留健康軟骨,關節功能更趨於自然正常。相較於傳統手術,利用機器手臂進行的關節置換術能縮短手術時間,恢復也相當快速,對民眾而言,具很大的醫療助益。

過程快、恢復期短 中部首例術後狀況佳

雲嘉南地區首位成功的案例是 56 歲翁小姐,以機器人手臂施行「單側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手術成功,恢復狀況佳。翁小姐因為右膝內側退化性關節炎問題,困擾 20 年,希望盡早恢復行走自由,經由與黃立人討論,決定進行機器手臂手術,過程約 1 小時,隔天出院,馬上可以健走活動;再使用四腳拐杖 3 至 4 天,恢復狀況佳,使翁小姐相當滿意。

留意體重、規律運動 提早預防免於疼痛治療

儘管醫療技術日漸進步,但平時保健也相當重要,黃立人呼籲,膝關節是承受上半身的重量,更是支撐維持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動作的重要關節,同時也是耗損量最大的關節;因此平時就因控制體重,切勿使膝關節負擔過重,更需養成正確運動習慣,落實早期預防免於未來疼痛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8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這種療法,即使是正常人,也應該作為保健,經常使用,尤其是冬季,更需要!重點是便宜又有效!小編大推喔! 圖片來源 我在三、四十歲時,膝蓋骨痛得很厲害,上幾級台階都要扶牆而行,醫生診斷為膝蓋骨變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質增生。   醫生還說沒有什麼特效藥,這是人開始老化的常有病,給我...

閱讀詳情 »

一位在美國旅居的網友上網分享了自製的蕃茄罐頭,讓許多網友覺得很健康,許多人也紛紛動手做了起來,在這邊分享給大家! 以下為網友全文 ---- 我種的幾顆番茄,雖然算不上什麼大豐收,但最近摘的新鮮番茄也吃不上了,很想像美國人那樣裝罐儲存起來!   1. 在談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談談如果讓你的番...

閱讀詳情 »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大熔爐,吃進去的食物,身體接觸的細菌……統統融在體內,如果不及時排出「廢物」,毒素將在體內引起一系列的病變,導致生病,加速人體衰老,危害健康。如果你想百病不生,你想青春永駐,就必須想辦法清除身體內的這些毒素。下面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1、壞膽固醇 主要表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