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兒童蛀牙 這七大重點記下來

防兒童蛀牙 這七大重點記下來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孩子不愛吃糖也都有刷牙,怎麼還是一直蛀牙?」孩子蛀牙是許多家長的煩惱,根據國健署民國100年統計,台灣5至6歲兒童齲齒(蛀牙)率高達79.32%。研究顯示,口腔內的「變異性鏈球菌」接觸甜食後會產生酸性物質,侵蝕而造成齲齒。

MS菌原屬於正常菌 接觸汽水、糖果會產生酸性物質

烏日林新醫院牙科醫師裘雲揚表示,齲齒是口腔內細菌造成,目前研究大多已確定兒童齲齒元凶就是口腔內的「變異性鏈球菌」(MS菌)引起。正常人的口腔中約有5至6百種正常菌種,MS菌原屬於口腔正常菌的一種,進食或其他口腔習慣皆會得到。

當MS菌在分解蔗糖類食物,例如小朋友最愛的汽水、糖果、餅乾、糕點及用砂糖、冰糖調味的食物,會同時產生酸性物質而侵蝕齒質,造成齲齒產生。即使MS菌在口腔內適應力很強,氟化物是它的剋星。研究顯示,氟化物除了可以強化琺瑯質對酸性物質的抵抗力,更能針對MS菌產生抑制作用。

氟化物抑制MS菌 7要點防齲齒

許多家長以為使用氟化物會讓孩子氟中毒,但其實氟中毒需要短時間內食入高濃度氟化物(例如一次吃下半條黑人牙膏),才會噁心腹瀉、甚至牙齒變色(氟斑牙)。目前通過檢驗的含氟產品濃度皆有管制,只要按照建議使用量正確使用,產生氟中毒的情形微乎其微。裘雲揚醫師提出7要點,預防兒童齲齒:

1、避免親吻

照顧新生兒減少親吻與用口分食,避免大人口腔的MS菌進入孩子口腔。

2、潔牙習慣

從小培養潔牙習慣,當孩子長出第一顆乳牙時就開始用兒童牙刷與牙膏替孩子刷牙。3歲以下的孩子牙膏用量不要超過米粒大,而3至6歲的孩子不要超過豌豆大。

3、每天刷牙2

一天至少用含氟牙膏刷牙2次,且刷牙後漱口不超過2次,也不要馬上飲食,增加氟化物的作用時間。

4、縮短進食時間

盡量縮短兒童每天飲食的時間,進食完後可漱口清潔,降低食物在口腔的殘留量。

5、戒夜奶習慣

寶寶滿3個月後可戒除夜奶習慣,如果無法戒除也應在喝完牛奶後為其清潔口腔,例如使用紗布蘸水擦拭牙齒,降低奶瓶性齲齒發生率。

6、每3個月定期檢查

兒童長出第一顆乳牙開始就可帶至牙科定期檢查,建議每3個月一次(成人則是六個月)。

7、定期全口塗氟

政府補助6歲以下兒童每半年攜健保卡至牙科全口塗氟;國小1、2年級學童可恆牙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預防蛀牙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3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40歲的邱太太,2年前發現頸部腫塊,但不痛、不癢,皮膚外觀也無異常現象,拖了半年才就醫,檢查確診罹患甲狀腺癌第2期;雖然接受高劑量碘131治療,但回診又發現罹患肺癌、淋巴癌,當治療陷入瓶頸之際,輾轉到日本接受免疫細胞療法,目前病情穩定控制。同時罹患2種癌症 面臨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同工不同酬蠟燭多頭燒 職業婦女憂鬱焦慮症狀多工作內容相同,待遇卻總比男同事差,身為職業女性的妳有過這樣的經驗嗎?女性的社會角色多重,兼顧工作與家庭卻難獲支持與諒解,加上社會普遍仍賦予女性傳統「相夫教子」的職責,社會壓力與不平等待遇下,女性憂鬱、焦慮症狀普遍較男性比例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70歲阿嬤患有退化性關節炎,過去曾中風,必須規律服用阿斯匹靈這類抗血小板藥物,有一次,她因關節劇烈疼痛,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沒想到阿斯匹靈與「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同時服用,竟讓阿嬤出現嚴重胃潰瘍,甚至解黑便、貧血、頭暈送急診。對於上述這樣的情況,國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工作壓力加上長期熬夜,日夜顛倒的作息、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導致女人的肌膚狀況惡化,皺紋、暗沉、黑斑很容易出現,甚至皮膚下垂、鬆垮的情形,都會更加明顯。戲劇一姊梁佑南就曾在臉書大方分享自己的保養秘訣,定期施打4D皮秒雷射,讓她的肌膚在熬夜拍戲與厚重彩妝的荼毒下,都能在鏡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