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嬰兒猝死12招 做對了沒?

防嬰兒猝死12招 做對了沒?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近來日夜溫差大,爸媽夜間在關心寶寶保暖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安全的睡眠環境,以避免事故傷害發生,造成遺憾。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公布嬰兒主要死因,103年嬰兒猝死症候群死亡30人,占嬰兒死亡原因3.9%,為嬰兒死因第6位。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提供降低嬰兒猝死12項建議,爸媽可要看仔細。

注意睡眠環境避免遺憾發生

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每個孩子都是寶,為避免任何遺憾發生,呼籲爸媽、褓姆、祖父母及主要照顧者,注意提供寶寶安全的睡眠環境,提供降低嬰兒猝死12招供參考:

1.仰睡代替趴睡:仰睡並不會增加嗆奶機會,爸媽無須擔心。反而是側睡及趴睡易導致嬰兒猝死。

2.勿讓嬰兒趴睡在父母或照顧者身上。

3.床鋪表面必須堅實,外表可以用較薄且鬆緊適度之床單包覆。

4.嬰兒不與其他人同睡,建議與父母同室不同床。若大人喝酒、服用影響清醒能力的藥物,會增加嬰兒猝死風險。

5.勿讓嬰兒睡在沙發、椅子、墊子或大人的床上。

6.睡眠區域不可有任何鬆軟物件,包括枕頭、玩具枕具、被褥、蓋被、羊毛製品、毛毯、床單、填充玩具等軟物件。

7.確認無任何東西蓋住嬰兒頭部。

8.無菸環境,勿讓任何人在嬰兒附近吸菸。

9.哺餵母乳。

10.一個月之後,可考慮在睡眠時使用奶嘴。但奶嘴不可懸掛於嬰兒頸部或附著於嬰兒衣物上。

11.避免環境過熱,包括穿著太多衣物與過度包裹嬰兒。無空調設備時,宜注意通風。

12.穿著睡衣睡覺,如一件式睡衣或穿著睡袋型的嬰兒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孩子,並將手臂露出,以取代毯子。

兒童健康手冊有更多資訊

國民健康署參考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並徵詢國內專家意見於「兒童健康手冊」中放入「嬰兒猝死症防治評估表」、「安全睡眠環境」內容,可做為居家安全睡眠環境檢視之參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2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年節即將到來,多數人都會返鄉團聚,最好多留意長輩健康狀況;專家指出,根據以往經驗,許多年輕人返鄉回家,發現奶奶原本習慣燒一桌豐盛年夜菜,現在卻變了味;爺爺原本寫得一手好書法,如今卻字跡模糊,還有叫錯晚輩名字,其實都是失智症的徵兆。 失智症常見徵兆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不少糖尿病病患,相信單靠食物、運動就能降血糖,當心弄巧成拙!一名66歲的張先生,罹患糖尿病已經14年,雖然看過醫師,卻只看病不吃藥,堅持要用飲食和運動來控制血糖,3年前身體開始惡化虛弱,他發現視力愈來愈差,他以為或許是老花眼,到最後,甚至連眼前三十公分都只能看到模糊晃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家有嬰幼兒的家長要注意了!最近有諾羅病毒作怪,使得不少孩子吃盡苦頭,一直上吐下瀉,讓家長心疼不已之外,更是忙得團團轉。醫師提醒,諾羅病毒的傳染力非常強,可藉由飛沫、糞便或嘔吐物人傳人,家長應加強清潔衛生。 諾羅病毒易出現群聚感染 冬天是諾羅病毒好發季節,而且不只是在嬰...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在日常生活裡,有很多人因為在小的時候沒有對牙齒不齊引起重視,到成年之後,才意識到牙齒不齊的影響。多數人認為人到了成年之後,牙齒已經定型,所以擔心沒有效果而遲遲沒有矯正。那麼,成年人牙齒不齊可以矯正嗎? 1成人牙齒矯正,無年齡限制 不少成年人心中會有顧慮,自己的牙齒已定型多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