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富貴手復發 手部保溼+脾胃調理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辛苦的媽媽們天天洗碗、洗衣、煮飯,雙手時常泡在水中並碰觸清潔劑等化學物質,容易使俗稱「富貴手」的手部濕疹一再復發,尤其到了春夏季好發季節,手掌脫皮、龜裂等症狀更加嚴重。醫師提醒,「富貴手」媽媽應加強手部保濕,並配合長期的脾胃調理,才能避免反覆發作情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婦科主治醫師陳怡如說明,俗稱「富貴手」的主婦濕疹,是因手部皮膚長期接觸或暴露於過量的刺激性物質,造成手掌脫皮、乾燥、龜裂,甚至角質層增加、手掌變厚。

濕疹是春夏最常見的一種多發皮膚炎症,成因一部分來自遺傳、飲食不當、精神緊張、失眠等內在因素;一部分是氣候改變、日光、乾燥、動物皮毛、植物、化學物質等外在因素。

要解決濕疹,陳怡如指出,以中醫角度而言,長期來說最重於脾胃調理。例如少吃寒性食物(如苦瓜、西瓜、香瓜、柿、甘蔗、香蕉、楊桃、柚、柑、橘等)、冰涼飲品,另外,巧克力、乳酪、牛排、香腸、花生、牛肉、肝臟等食物會影響脾胃運化,長久容易生濕。

刺激性及燥熱食物也須避免,如辣炸食物、麻油雞、十全大補湯、人參等補品、胡椒、薑、蔥、蒜、洋蔥,或是濃茶、咖啡、酒等,這些食物會加強體內的熱與濕結合,更加重炎症反應。此外,不吃不新鮮或容易造成過敏的食物,如蛋、牛奶、魚、蝦、蟹、牛羊肉、鴨、鵝、花粉、食品添加物、防腐劑等,可避免濕疹復發。

除了飲食,生活中應遠離過敏原,如油漆、洗潔精、橡膠等,若必要可先戴上棉質手套,再戴上橡皮手套或其他材質的塑膠手套,並避免過度熱水沖洗患部、減少搔抓;另一方面要避免熬夜、過度精神緊張及疲勞。

陳怡如建議富貴手患者,可在睡前將雙手塗上薄薄一層凡士林,帶上棉布手套加強保濕,同時在飲食多攝取滋陰養血食材,如芝麻、枸杞、白木耳、黑木耳等,讓濕疹不再復發。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29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在標靶藥物出現前,癌症治療多以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為主,殺死癌細胞同時也會影響正常細胞,進而造成相關副作用。而後標靶藥物問世,協助改善此困境,也拉開了名為「癌症治療新世代」的序幕。但你知道嗎?其實遠在80年前,1940年代即有標靶藥物實際應用的例子,也就是治療甲狀腺癌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新增1例確診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晚間11時32分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尚未取號),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任機場停車場清潔人員,近期無出入境紀錄,已接種2劑AZ疫苗,屬突破性感染。 個案於今(2022)年1月2日出現發燒、畏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25例境外移入同時,也宣布新增2例境外改本土之個案。近期防疫旅館群聚感染,不論是否為「疑似」,都令住客擔心防疫旅館的環境衛生。 防疫旅館群聚案件 出現台灣首2例Omicron本土病例 北市於12月28日至12月30日發生防疫旅館染疫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日全球疫情因為「Omicron」而更顯嚴峻,歐美各國因聖誕節與跨年的活動,以及戴口罩的人少,使得確診數飆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雖Omicron較難以造成重症或死亡,然因傳播速度快,如出現大規模感染,會重創醫療量能,強調打疫苗、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仍不可偏廢。 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