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本土增拖垮公衛 「重點疫調」匡列時間與範圍有共識

防本土增拖垮公衛 「重點疫調」匡列時間與範圍有共識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3)日與雙北、桃園、基隆、高雄、花蓮這6個縣市做會議,確認重點疫調的實施辦法。其中最新的共識為:落實「重點疫調」,匡列的時間點僅在2天前,範圍限制在4種人:同住親友、同班同學、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


疫調亟需簡化 避免拖垮公衛量能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由於輕症多與傳染快的特性,疫調需要簡化,以免拖垮公衛量能。本次會議放在重點疫調,在與病例數偏多的縣市政府首長商議後,大方向都確認簡化有其必要,未來居隔強度與時間需要縮短,以免影響社會。現在需追溯的發病或採檢日的密切接觸者為2天起所接觸的親友、同事等。


未來居隔只要7天 各縣市達共識


同時本次會議確認:密切接觸者的定義為同住親友、同班同學、同辦公室以及同工作場域的人。陳時中表示,同住親友的定義也很清晰,少有異議;但有部分縣市認為,同辦公室的人全數匡列,影響巨大且工作負擔極大;會議結論以工作場域為最後匡列範圍;然同班與同辦公室者以最小匡列為主,僅鎖定「密切接觸者」。未來會由確診者主動通知同住親友與公司的防疫長,並由後者提供資料給衛生局,因為確診者最清楚與他有接觸的人有哪些。


有關於自主應變措施,陳時中表示,防疫長並非醫療人員,很難做到這些事。防疫長的主要工作是造冊人員名單,平時就要知道進出人員有誰,做疫調時會快很多,負擔不重且很快速。陳時中表示,會中討論另一重點是「居隔天數與強度」,這裡的「強度」是指在這時間內需要剛性、軟性或介於中間隔離。國內外經驗中,多數國家的居家隔離時間以7天為主,科學上也很多人認同;然搭配電子圍籬或是特定條件下使用快篩就好,還要再討論。


未來與所有縣市開會 達共識


未來疫情發展的戰略性想法,與其因應作為。陳時中表示能夠讓所有決策公開透明,有助於未來的執行。另外陳時中表示,這次會議只找6縣市做溝通,未來將會廣蒐各方意見,給專家做政策建議,提出實施方案。這次開會重點是重點疫調,因高風險縣市有較多的問題,需要各界協助防止疫調造成公衛系統負擔。4月25日將召開第2次會議。


防本土增拖垮公衛 「重點疫調」匡列時間與範圍有共識

▲指揮中心與6縣市開會,確認重點疫調的共識。(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 資料圖庫   大家喜歡喝紅酒嗎? 其實紅酒不僅僅只是一個幫食物提味的飲料唷!事實上,它對身體健康也是很有幫助的呢!我們就來看看它有哪些優點吧!   1.可能會避免罹患某些類型的癌症 每天喝1-2杯紅酒可以預防罹患一些類型的癌症像是:肺癌、前列腺癌或是卵巢癌的發生。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隨著不斷升高的碳排放量,全球暖化的腳步不曾停滯,台灣的氣溫也隨著全球暖化屢屢寫下新紀錄,根據衛福部最新的資料顯示,今年自入夏以來因為熱傷害(包括中暑、熱衰竭、熱痙攣、熱暈厥)而送醫的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7成。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張敬弘提醒民眾應謹記預防熱傷害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太陽強烈天氣好熱,近日紫外線都呈現過量,甚至危險等級,沒有做好防曬,不只皮膚容易曬黑、曬傷,眼睛也可能提早老化。眼科醫師提醒,外出應配戴太陽眼鏡,日常少使用3C產品,降低紫外線、藍光傷害眼睛,預防黃斑部病變。 夏天紫外線指數危險級 根據氣象局資料顯示,紫外線指數分為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國內兒童健康有待改進!據統計,12歲以下兒童,每3人就有1人是胖小孩,兒童齲齒盛行率也很驚人,平均蛀牙2.58顆。專家表示,兒童的身體健康從小培養,建議家長每天陪孩子做3件事促進健康:天天運動、均衡飲食、少吃甜食。 兒童蛀牙及肥胖率高 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國內12歲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