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防疫宅在家中醫教您怡情逸興轉心志

記者黃昭博/嘉義報導

COVID-19疫情三級警戒至今,陸續有出現焦慮與憂鬱的民眾到醫院求診。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建議民眾收斂心智、正向思考,藉由個人興趣、運動來紓解心中鬱悶。民眾為了防疫都盡量待在家中不敢趴趴走,但悶得太久難免鬱悶,該院中醫部葉家舟主任表示,可藉由保持正常生活及飲食來調整體質,增強免疫力。

防疫宅在家中醫教您怡情逸興轉心志圖︰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葉家舟主任表示,首先,在家應保持運動,直到身體發熱、出汗,氣血通至全身各處;第二、正確飲食,烤的、炸的、辣的食物,會讓免疫系統過度發展要注意。尤其夏天是寒涼類瓜果盛產季節,吃的量不可過度,吃的時候應放慢速度,不要囫圇吞棗,多咀嚼一下,讓寒涼的效果在身體作用一下,讓身體知道這樣的量夠了,不該多吃了。第三要轉移注意力,葉家舟說,找一個平常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好好去完成,讓情志能夠舒暢,才不會產生憂鬱。像是喜歡寫書法、玩盆栽的人,以前根本沒時間去專研另外一個學派的字,或是去修剪樹苗、施肥,現在空閒時間,剛好可以去做這些事來怡情逸興。

防疫宅在家中醫教您怡情逸興轉心志圖︰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葉家舟主任表示,有些人會自行服用防疫中藥水來增強防疫功效。這些中藥組成的成分大部分是心肺熱藥比較多,好處就是阻止肺發炎風暴來傷害肺部,但因偏向寒涼,對虛、寒體質或胃寒的人,喝了以後比較會胃痛或精神較差。葉主任說,如果是偏熱性體質的人,喝了偏寒的防疫中藥水雖會比較好,但長期吃就要特別稀釋淡一點,降低濃度,可適度像茶飲來喝。如果發現喝到口水多了,或是不想喝了,代表它太寒了,就停一陣子,等恢復了再繼續喝。民眾應由中醫師診斷根據個人體質來調解藥方,達到保健防疫效果。

相關推薦

▲孩童發燒、久咳不癒,黴漿菌感染作祟,恐引發嚴重肺積水。(照/國泰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孩子出現發燒、久咳不癒時,千萬別只當小感冒!一名5歲女童日前反覆高燒達40度,還合併劇烈咳嗽,雖然有就醫但狀況一直未改善,轉院經胸部X光才發現有約500cc大量肺積水,相當於1瓶可樂的量,必...

閱讀詳情 »

▲無外力撞擊卻昏迷,經由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可見腦部有一顆動脈瘤。(照/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無外力撞擊之下,一名40多歲女性日前突然在家中昏倒過去,呈現意識不清、身體左半邊無力等狀況送醫,一開始醫師初步懷疑為出血性腦中風,但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証實為腦動脈瘤破裂造成蜘蛛網膜下...

閱讀詳情 »

阿偉於高中時確診為思覺失調症,一開始服藥狀況還算穩定,但正式上大學後,因擔心同儕側目,用藥經常有一餐沒一餐,後來幻聽、幻覺的狀況再次浮現,甚至擔心有人在跟蹤自己,病情每況愈下。後來在醫師的建議下,使用新一代每月一針長效針劑,因其效期長,可以穩定釋放藥物濃度,加上較少如傳統長效針劑所帶來的體重增加或泌...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blue”除了形容美麗的大海與天空,也常被人用來表示心情悲傷或憂鬱,但是形容血液是“blue”的,恐怕是沒聽過。不過,在美國羅德島醫院就出現了一名25歲的女性就醫患者,她抽出來的體內血液居然是“深藍色”的,看來,心情blue不再只是個比喻。經醫師診斷,這名25歲女士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