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秋天「黴漿菌」好發害人 5歲女童高燒3周肺積水1瓶可樂量

▲孩童發燒、久咳不癒,黴漿菌感染作祟,恐引發嚴重肺積水。(照/國泰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孩子出現發燒、久咳不癒時,千萬別只當小感冒!一名5歲女童日前反覆高燒達40度,還合併劇烈咳嗽,雖然有就醫但狀況一直未改善,轉院經胸部X光才發現有約500cc大量肺積水,相當於1瓶可樂的量,必須插胸管引流胸水,檢驗結果是黴漿菌感染惹禍。醫師提醒家長,秋天正好是黴漿菌的好發季節。

發燒、咳嗽是孩童生病時最常見的症狀,卻也輕忽不得。像該名女童最後就入院治療,還得使用抗生素,前後折騰3個星期才退燒。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沈仲敏表示,黴漿菌不是黴菌,是一種沒有細胞壁的微生物,在台灣,一年四季都有黴漿菌感染病例,尤其好發於春夏交替及秋天,一般侵犯年紀多為3歲以上孩童及年輕成人,2歲以下嬰幼兒病例數較少,主要感染年齡層在5到15歲之間。

黴漿菌的傳染途徑,是經由飛沫傳染,需要人對人的傳染,潛伏期可長達2至3周。醫師臨床觀察,常見有全家人或學校同一班級內輪流感染達數月之久的現象。

沈仲敏說,黴漿菌感染不一定會先以發高燒表現,有時是久咳,起初大多沒什麼痰,後來才出現白色黏痰或帶有血絲的膿痰,可以持續到3到4周,引起肺積水並不常見,其他同時會出現的症狀還有寒顫、咽喉炎、嘔吐、腹痛、皮膚疹等;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比成人更容易會發高燒。

沈仲敏指出,一般肺炎常用的第一線抗生素,如安比西林或頭芽孢子等藥物,對黴漿菌多數是沒有效果的,黴漿菌肺炎的治療,可使用紅黴素或四環黴素10到14天,病人在治療後症狀會很快的改善。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咳嗽、發燒久久不癒,應盡早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照片來源:國泰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愛在美式大賣場採購保健食品的消費者要注意了!食藥署今(30)日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其中Costco好市多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的「科克蘭液體葡萄糖胺軟骨素」就被檢出防腐劑超標,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表示,將針對該產品調升抽檢率至...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寶寶「等不及了」的急產狀況,在疫情期間更是緊急!振興醫院日前就接獲通報有位懷孕38周的產婦在119送醫途中,腹中胎兒的胎頭已經滑出產道,必須準備緊急接生嬰兒,急診室當下立即聯絡婦產科、小兒科醫師,也推來了保溫箱,在急診室手術區備齊了接生所需所有器械和物品,更因為來不及...

閱讀詳情 »

生活在空汙、病毒威脅中:〈我好肺〉強化心肺,增強免疫能力 試問在疾病降臨之前,有多少人的注意力不是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地向外追逐?因此《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告誡我們:「無外其志,使肺氣清,逆之則傷肺。」要我們將生活的目標歸返自我的心身,將人的提升、心情體況的升進,視為生命的終極目的。 傳統思想...

閱讀詳情 »

久坐身體不適傷;〈動手腳〉導引,避免筋骨痠痛 久坐的人由於鮮少活動,容易導致各種不同類型的身體不適。 一起鍛鍊〈動手腳〉導引的習慣來避免筋骨痠痛,改善爬樓梯的吃力 在〈動手腳〉錦囊中,以穴道所在部位為用力核心的導引動作,幫助我們活絡那些平常不易特別動到的穴道,活化穴位氣血的同時,也訓練穴位周邊的肌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