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期間規律運動抗病毒 銀髮族尤其需要

防疫期間規律運動抗病毒 銀髮族尤其需要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流感和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提醒,顧好免疫力,除了吃好、睡好之外,運動也不可或缺!根據2016年《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期刊的英國研究指出,規律適度的運動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和降低感染風險;另2008年《European Review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期刊的義大利研究指出,中等強度運動可能改善因老化而下降的免疫功能,增加生活品質

 

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運動有做就會有效果,有氧和肌力兩種運動搭配效果最好。除了能提升抵抗力,還有許多好處,如預防三高、降低體脂、增加肌力、預防骨質疏鬆、改善血液循環、提升新陳代謝、延緩大腦退化、讓心情變好和預防失智等。而銀髮族、三高慢性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對較弱,易受細菌病毒侵害,但體育署108年調查發現,銀髮族大多是做有氧運動,卻常忽略了肌力訓練。

 

主任引述《運動醫學研究期刊》2016年發表的研究,追蹤銀髮族運動狀況8個月後發現,只要有做運動,對降低體脂肪、血脂和提升肌力都有幫助。但合併有氧和肌力運動的組別,降低血脂的狀況最好,三酸甘油脂可降低19%、總膽固醇可降低14.7%。另同期刊2018年發表的研究亦顯示,銀髮族實施12周的有氧搭配肌力運動後,明顯提升下肢肌力、腿部力量及步行速度,有助於降低跌倒、住院風險及死亡率。

 

防疫期間規律運動抗病毒 銀髮族尤其需要

▲有氧、肌力及合併組對血脂下降的百分比。(圖/NOW健康製作)

 

許惠玉建議,銀髮族每周5天做半小時以上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慢跑、健行、排舞等,並搭配2天肌力運動,如太極拳、瑜珈、重訓等。在疫情期間,應避免人潮密集的團體課程,可至較空曠的戶外或郊區健行。

 

董氏基金會呼籲,防疫期間多數民眾都減少出門,但銀髮族如不規律運動就更容易衰退、抵抗力變弱,即使不外出也別忘了運動的重要性。除了在冬季能讓身體暖呼呼、手腳不冰冷,還能讓銀髮族促進食慾,進而能攝取足夠熱量、蛋白質和蔬果,增強自我防禦能力、降低感染風險。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元宵節過後,指揮中心針對宗教場所的春節管制措施將鬆綁。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從16日起將適度鬆綁春節期間宗教場所、活動之防疫規範。同時對於公眾人物的禁跑攤原則在今日結束,明日開始將可以「跑攤」。 明日起政治人物可照常「跑攤」 宗教場所管制鬆綁 陳宗彥表示,元宵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2/15)新增5例本土病例、一名死亡個案及40例境外移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該死亡個案為80多歲之本國籍女性,分別於去年6月及9月接種AZ疫苗,本身有糖尿病及慢性腎衰竭的病史,需長期洗腎。於1月19日確診進行隔離治療,在原定要解除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農曆正月十五是傳統的民間節日─元宵節。國人常以吃湯圓應景,而市售湯圓除了熱量高之外,多半含有高油、高糖的內餡,民眾應酌量食用,無論作為正餐還是湯品,建議應以少油、低熱量湯底外加高纖食材搭配,或是在選購前注意湯圓產品外包裝營養資訊。聰明選購顧衛生 確保用餐安全臺北市聯合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身為工廠老闆的張先生身體十分健壯,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但某天他卻開始高燒與咳痰,到診所就醫後也沒有改善,每天反覆發燒1~2次,甚至合併出現倦怠及呼吸時胸痛的症狀。後來轉介至醫院胸腔科接受X光檢查後,才發現張先生右胸早有肋膜積水情形,醫師利用積液引流術後導出有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