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要吃也要動! 教你用4體適能強化抵抗力

防疫要吃也要動! 教你用4體適能強化抵抗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繼2003年SARS疫情之後,相隔了17年,今年初以來散播至全球的武漢肺炎(COVID-19),是再一次由中國傳出之新興不明傳染病。病毒的起源雖然眾說紛紜,但這種與SARS類似的冠狀病毒傳播力卻遠遠高於SARS,且在無症狀時期也具有傳染力。

防疫除勤洗手 運動強化身體適能也重要

武漢肺炎傳播力雖強,但造成重症或致死者通常是中高齡、或有多重慢性病或共病症者,因此除了勤洗手是基本保護之外,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吳政哲主任提醒,還可透過運動來強化體適能,以增進自身抵抗力與免疫力;對中高齡長者、三高、多重慢性病者更有助益,也能減少焦慮及憂鬱。

體適能包括四要素:體脂率、柔軟度、肌肉適能以及心肺耐力

吳政哲主任表示,首先可以做伸展運動來增進柔軟度,並能提高身體協調性、幫助身體放鬆、紓解壓力,並改善姿勢不良;尤其可以針對背部及大腿作靜態的伸展運動,如坐姿體前彎等動作。

不過,伸展的程度大約是略為緊繃,稍為不適,但又不會引起疼痛為原則;每個動作維持10至20秒,重複3至5回合為1次,每週至少3次。

增進肌肉 施力務必氣避免暈眩不適

增進肌肉適能則一般以啞鈴或槓鈴作為訓練肌力之工具,可先從輕的重量做起。以訓練肱二頭肌為例,可從1磅開始,每個動作做10-15下,可重複3回合。若做完之後不會覺得肌肉疲憊,則可以慢慢增加重量;每週至少兩次,但最多兩天一次。請注意施力時不要閉氣,以避免產生暈眩不適。

心肺耐力為健康指標 視體能狀況循序漸進

心肺耐力是體適能最重要的指標,也是整體健康狀況的最佳指標之一。訓練心肺功能需要採行有氧運動,其前提是時間要夠長,所以強度不能太強,也比較可以維持,吳政哲主任建議,可採行有節奏性、全身性、使用大肌肉群的運動模式,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腳踏車、或有氧舞蹈等。

強度則可用自覺用力係數(RPE)來評估,大概是有點累又不太累;以跑步為例,大略是可以跟同伴聊天,但又不會喘不過氣的程度。運動的時間需維持20到30分鐘以上;很重要的是在運動前後要各有至少5分鐘的熱身或緩和運動。運動的頻率,則以每週3次以上為原則;開始運動時,先以較低之強度及時間為主,再隨著體能狀況的進展,慢慢地增加時間及強度。

【延伸閱讀】

防疫更要控制好氣喘! 嚴重型氣喘病患更應按醫囑規律用藥

誤試減肥偏方 當心越減越肥!

爺孫戀難開花結果 男性竟也有黃金生育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秋冬季節,大多數人都喜歡吃火鍋,一家人圍在一起享受美味。不過火鍋雖然美味,但是也有一些食用禁忌和注意事項的。那麼你知道吃火鍋的禁忌有哪些嗎?今天告訴大家吃火鍋千萬別點這些菜,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營養價值不高的菜品,包括高能量、高膽固醇和高鹽分的菜品 高能量菜品 主要包括肥牛、肥羊、...

閱讀詳情 »

今天(29日)是「世界卒中日」。據統計,目前腦卒(cù)中(zhòng)的發病率正以9%的速度上升,且年輕化趨勢明顯,已成為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因此,今年的世界卒中日主題為「關注中年人的中風風險」。 您瞭解腦卒中嗎? 腦卒中就是人們俗稱的「中風」,是一種常見的腦血液循...

閱讀詳情 »

睡懶覺的人睡眠中樞長期處於亢奮狀態,而其他神經中樞由於受抑制時間太長,恢復活動的功能變得相對緩慢,因而會終日昏昏沉沉、無精打采,甚至智力下降。 睡眠時間多少最健康,還需要依據自身的情況來確定。對成年人來說,6-8小時是標準睡眠時間。 隨著工作強度的不斷加劇,很多人喜歡在雙休日睡懶覺。他們覺得這樣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糖尿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前4名,估計全台糖尿病患已達200萬人。糖尿病最可怕的在於血糖難以控制,會造成全身性的併發症,包括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動脈硬化等,嚴重者可能失明、洗腎,甚至截肢、中風。中醫師李深浦指出,中醫治療糖尿病,可恢復胰島腺的機能及造血功能,使患者體力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