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範B肝變肝癌 新型檢測有方法

防範B肝變肝癌 新型檢測有方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民眾防癌不可不知!很多人抱持鴕鳥心態,以為「不會那麼衰吧?肝癌不會找上我!」然而,由於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是罹患肝癌的四部曲,而目前B肝患者只要抽血檢驗pre-S,就能預估致癌風險,及早做好防範措施,則可避免走向肝癌一途。



每年死於肝癌人數約為8000人



臺灣自1984年起實施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注射計畫,使得B肝感染大幅改善,但是在1984年之前出生的族群,由於沒有接受B肝疫苗注射,所以,這些族群即成為B肝感染的大宗。根據統計,臺灣目前大約仍有260萬人是B肝帶原者,而這些人就有可能因此而進展成肝硬化和肝癌,且每年死於肝癌人數約為8000人,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



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四部曲



臨床顯示,B型肝炎帶原者發生肝細胞癌的機率,大約是非帶原者的150倍,為何B型肝炎容易演變成肝癌?宏恩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肝膽腸胃科)主任譚健民表示,B型肝炎帶原者不僅會傳染給別人,而且B肝病毒會潛伏在肝細胞內,容易引起慢性肝炎,使得肝臟纖維化,形成肝硬化,並進展成為肝癌,因而有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四部曲之說。



B型肝炎帶原者需定期檢查



既然知道B肝對於健康的威脅,當然要做好預防措施;譚健民主任指出,預防B肝首要知道自己是否為B肝帶原者,而經由抽血檢驗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為陽性者,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這時就必須每3-6 個月定期抽血檢查肝功能、甲型胎兒蛋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接受治療,也才能避免B肝進展到肝硬化和肝癌。



Pre-S基因突變 罹肝癌機率為一般人250倍



譚健民主任表示,慢性B肝病人可經由服用抗病毒藥物來治療,但是並無法根除,只是使其不惡化;此外,臨床並發現,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一段DNA基因序列Pre-S若出現突變,則出現急性惡化、肝硬化及肝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50倍,5年內罹癌機率達6成,因此B肝可透過更進一步的基因篩檢來訂定治療計畫。



pre-S基因檢測可發展成肝癌篩檢工具



由於B型肝炎帶原者出現pre-S基因突變,會轉化成肝癌的機率相對較高;因此,譚健民主任強調,pre-S基因檢測可提供更具專一性與精準性的快速診斷,進而成為罹患肝硬化和肝癌風險的最新預測指標,所以pre-S基因檢測可發展成肝癌篩檢的工具。呼籲B型肝炎帶原者一旦抽血檢查驗出有Pre-S基因突變,應該提高回診頻率,每個月至少回診追蹤一次,並在醫師評估下接受進一步的治療,以減少罹患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2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由於台灣人普遍工時長、得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使用電腦,因此B群和葉黃素便成為目前最受歡迎的營養保健品!然而,台灣人普遍偏愛複方綜合品(B群)、而不愛單方保健品(B-12、B-1)的消費習慣,卻被營養師提醒,補充營養素還是得視個人需求而定,選擇自己所需要的營養素來補充,才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天紫外線充足,長時間在太陽下,會使皮膚曬紅、曬黑,不僅會曬傷同時加速皮膚老化,更會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一般人常認為,防曬乳必須提前半小時擦,才會有保護皮膚的效果。其實,醫師指出,防曬乳擦在皮膚上,立刻就能發揮效果,只是提早擦的效果會更好。紫外線指數在8至10間為過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快中暑了!怎麼辦?根據國健署推估,若天氣持續炎熱,七月熱傷害急診就醫人次可能破千!營養師提醒,常得在外活動的民眾應格外注意水分的補充,倘若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時,則可多喝蔬果汁、椰子汁或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當人體長時間處在悶熱的環境裡從事激烈的勞動或運動時,體溫的維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水腫到底是不是病?今年76歲的陳女士雙腳持續水腫,檢查後發現原來是開食道癌開刀後營養不良所致;另一名50幾歲的林女士,同樣深受雙腳水腫所苦,經抽血檢查,才發現是荷爾蒙異常惹禍。醫師強調,會造成水腫的成因很多,唯有對症下藥才能解決。「水腫是症狀,重點是找出引起水腫的原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