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群聚感染! 高醫「這三樣」到位全面監控

防群聚感染! 高醫「這三樣」到位全面監控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國內發生一起醫院內群聚事件,北部某醫院有1名清潔人員及3名護理人員確定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俗稱武漢肺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防疫再升級,負壓隔離病房即時起啟動非接觸式監控設備,透過科技進行24小時體溫監測、呼吸及心跳等生命徵象,減少醫護人員與病人之間的接觸;連病人的簽名,也由平板電腦替代,減少紙張、汙物等傳遞。

遠端觀察病人體溫、心跳等資訊 減少接觸防疫

高醫資訊室莊仙妃主任表示,醫護人員在負壓隔離病房照顧確診或是風險高的疑似病人其感染風險高,為減少醫護人員與病人的接觸頻率,高醫負壓隔離病房特別引進三項科技設備提供智能照護,包括非接觸式監控設備、平板電腦簽署同意書及視訊心理關懷等。

其中非接觸式監控設備可於遠端觀察病人的體溫、心跳及呼吸等,透過熱點形成影像的方式進行照護,從螢幕上看不到病人的臉,既能保護病人的隱私,更可減少醫護人員與病人之間的直接近距離接觸。

負壓隔離病房戒備狀態 醫護人員進出全副武裝 
高醫負壓隔離病房護理長胡嘉桂表示,過去負壓隔離病房病人每天至少量測3次體溫,護理人員皆須穿著防護衣帽全副武裝進入病房,有一定程度的感染風險,有了非接觸式監控設備後,可24小時隨時監測病人的體溫,減少護理人員進入病室量測的次數。

平板電腦簽屬同意書,則是以影音方式存檔,取代傳統病人紙本簽署,完整建立無紙化的簽署管理程序。

隔離病人出現情緒困擾 精神科醫師視訊安撫

另外,在目前隔離照護病人中約有一成的病人出現情緒困擾,需要後續心理及藥物協助,高醫特別啟動病人關懷,由精神科醫師透過視訊,隔空撫慰病人身心靈健康。高醫透過智慧科技防疫,即時掌握高風險病人身心狀況,對醫護人員及病人都有助益。

【延伸閱讀】

胰臟癌治療現生機 二線藥物盡力延長存活期

糖尿病患者當心! 罹「新冠肺炎」死亡率高八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心慌、脾胃不好●刮大拇指 大拇指對應人體肺經,肺主納氣,如果肺不好,那麼心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大拇指對應的是心、肺器官。當出現心慌、胸悶等情況時,可用手刮大拇指外側並往外拉。另外,肺不好,容易影響脾胃功能,所以脾胃功能差的人,也可以做此動作。 便秘●刮食指 食指對應人體大腸經,對應器官是大腸、胃。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高爾辰報導) 一名上班族,因工作壓力大,常感到頭痛,就會服用非處方藥物止痛,起初都見效,但長期下來頭痛反而加劇,導致症狀一發作就立刻服藥,直到家人發現陪同就醫,被診斷為止痛藥成癮;臨床心理師柯俊銘指出,許多民眾習慣自行去藥局買藥服用,但要小心雖然方便,但恐得承受一定程度的風險。 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28歲李小姐因個性要求完美,加上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喝水也不正常,導致罹患「大腸激躁症」。另一位病患王同學,面臨升學考試,課業壓力繁重,最近一吃飽飯就腹痛,每天上廁所好幾次,仍感覺糞便沒解乾淨,同樣也是罹患「大腸激躁症」。 焦慮憂鬱患者易有腸胃問題 臺南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北市早期療育確診人數及訓練人次出現「雙降」現象,該局研判可能是家長忽略讓發育遲緩兒就醫;其實,家長可用兒童發展檢核表進行篩檢,帶嬰幼兒去預防注射時,也可以讓醫師做評估,若是發現有異常,就可及早做治療。   台北市首次出現早療人數次「雙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