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肺炎不忘流感重症死亡風險 這樣做保護家人和自己

防肺炎不忘流感重症死亡風險 這樣做保護家人和自己

【NOW健康 陳敬哲/新竹報導】1位黃姓(化名)女主管就診時主訴前1周高燒、咳嗽、全身痠痛,在診所篩檢為B型流感,服用克流感藥物後仍然咳嗽不止。醫師問及群聚史時,黃小姐突然眼眶泛淚,原來65歲父親也突然出現一樣症狀,即使當天就醫服用流感藥物,沒想到隔天還是因呼吸困難住進加護病房,醫師發布病危通知。

 

黃小姐很難過的說,自從被診斷流感之後,她都在房間自主隔離,為什麼父親還是會得到流感,自責父親是不是被自己傳染流感,不過父親的檢驗結果是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占率最高的A型流感,與黃小姐的B型流感不同。

 

台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感染科醫師蔡宛臻表示,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報告顯示,近4周流感病毒以A型H1N1為主,黃小姐父親可能是被生活周遭接觸的流感病人所傳染。但黃小姐自己發病後採取自主隔離,配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家人受到傳染,非常值得鼓勵。

 

黃小姐疑惑,為什麼同樣是流感,自己吃了藥好轉,父親卻嚴重到有生命危險?蔡宛臻說明,流感病情可輕可重,多數患者即使不用藥治療也會自行痊癒,但是少數高風險群的患者會併發重症,常見的有肺炎、腦炎、心肌炎等,甚至導致死亡。

 

過去研究顯示高風險族群包括老年人、嬰幼兒、孕婦、免疫功能不全、肥胖(BMI>30)、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氣喘、慢性肺病、慢性肝病、腎臟疾病及重大傷病等等。黃小姐本身不是高風險族群,而父親雖然平時注重養生,但黃父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屬於流感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

 

蔡宛臻醫師表示,為避免因流感併發重症甚至死亡,政府針對高風險族群提供公費流感藥物,除可以減緩流感症狀、減少重症及死亡外,也可以提早清除病毒並縮短可傳染期。符合公費用藥條件的民眾,請務必於48小時內就醫用藥效果最好。

 

有些病人會問,為什麼去公共場所都有戴口罩還會得到流感?蔡宛臻醫師說明,流感的播方式主要是由患者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傳染,配戴口罩雖然可以有效預防,但是流感病毒可以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比如門把、扶手、電梯按鈕、桌面、小朋友共用的玩具等等,沾染了流感病毒的雙手一旦觸碰到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就有可能被感染。除了正確配戴口罩之外,也要勤洗手才能杜絕流感。

 

另一方面,COVID-19(武漢肺炎)雖然症狀與流感類似,但是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也尚無抗病毒藥物可以治療。預防方法包括勤洗手、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必要依疫情指揮中心指示配戴口罩等

 

案例中黃小姐父親經過治療後,肺部狀況逐漸恢復,已順利轉出加護病房。蔡宛臻醫師提醒防疫需要全民共同努力,希望大家能透過正確的預防方式,保護家人也保護自己。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台灣籍20多歲男性,今(2020)年2月前往尼泊爾參加宗教活動,9月3日與友人一起回國,登機前3天在當地檢驗陰性,入境時沒有疑似症狀,住家符合規定,因此在居住地居家檢疫,9月5日出現發燒、流鼻水、頭痛、肌肉痠痛、腹瀉等症狀,衛生單位立即安排就醫採檢,今日確診感染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18歲的吳同學日前右邊的膝蓋突然非常痛,阿公阿嬤說帶去推一推就好,爸爸媽媽堅持還是要先檢查。就醫檢查時,吳同學告訴醫師自己沒有受過傷,就是無緣無故疼痛,晚上睡覺也痠痠的,固定都痛在右邊的膝蓋,而且可以摸到一個腫塊;經X光片一照,有個腫瘤的陰影、住院接受切片檢查,確診為惡...

閱讀詳情 »

【文/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 巫漢盟】疾病管制署於2020年7月14日時宣布卡介苗9月起將恢復國產疫苗接種後,不少爸媽在社團詢問目前使用的日本製疫苗與國產疫苗有何不同、效用是否有差別?因此阿包醫生整理了關於卡介苗的相關問題,希望可以替爸媽們解答疑惑。 Q1:卡介苗是用來預防什麼疾病? A:卡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案494),今(2020)年2月至尼泊爾參加宗教活動,9月3日與友人一同返國。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 男自尼泊爾返國後發病確診指揮中心表示,個案登機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