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術後仍呼吸困難 醫:應至耳鼻喉科進一步檢查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打鼾一直是許多人的夢魘,不僅自己深受其苦,枕邊人或家人也連帶不得好眠!新竹馬偕醫院提醒,睡眠是人類的基本需求,睡眠品質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日常生活和健康狀況,若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問題的民眾,建議至耳鼻喉科做進一步的檢查與評估,若曾經接受治療,仍飽受打鼾之苦,也應盡早就醫,及時接受適當的治療,才能防範未然。

新竹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楊少槐醫師說明收治案例表示,47歲的陳先生是新竹某公司高階主管,其本身有嚴重打鼾問題,十年前曾因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接受雷射懸壅垂軟顎成形術,術後鼾聲些許改善,但睡覺時反而呼吸道更加阻塞,甚至感到窒息而驚醒,導致睡不安穩,白天上班經常精神不濟。

陳先生前往新竹馬偕醫院就診,經楊少槐醫師檢查發現,其軟顎側緣沾黏,軟顎後呼吸道空間狹窄,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懸壅垂顎咽二次整形與重建術」(包括沾黏解離、移除軟顎部分脂肪、側咽肌肉懸吊)。手術前陳先生睡眠呼吸中止指數(Apnea Hypopnea Index, AHI)為66次/小時,最低血氧濃度75%;手術後睡眠呼吸中止指數改善至18次/小時,最低血氧濃度提升為90%。術後睡眠中斷次數明顯減少且呼吸變得順暢,白天工作更加有活力,太太也不再抱怨有打鼾聲。

新竹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楊少槐醫師說明,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起因是人體在睡眠時呼吸道軟組織塌陷導致氣流阻塞,使上呼吸道變得較狹窄,進而引發鼾聲與呼吸中止,盛行率在中年男性約4%、女性約2%,臨床症狀包括打鼾、白天嗜睡、夜間頻尿、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記憶力衰退、易怒等等。長期缺氧會導致心血管慢性發炎,併發高血壓、糖尿病、心律不整、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因此,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會造成引發慢性病,比如罹患高血壓的機率比一般人高,相反地,有高血壓的患者,同時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機率也很高。

楊少槐醫師表示,呼吸中止症患者依照不同的呼吸道結構和個人意願,可採用輔具治療(如配戴止鼾牙套、正壓或負壓呼吸器)或是手術治療。常見的治療術式有傳統懸壅垂顎咽成形術(UPPP)和雷射懸壅軟顎成形術(LAUP),傳統懸壅垂顎咽成形術是將扁桃腺切除和口咽黏膜的縫合,缺少對軟顎和側咽肌肉的懸吊;而雷射懸壅軟顎成形術更僅將軟顎組織用二氧化碳雷射方式做部分切除,容易造成術後沾黏,呼吸道反而更為狹小。據統計,有高達84%病人在接受此類傳統手術,仍存在軟顎後空間的阻塞情形。

楊少槐醫師說明,睡眠呼吸中止症手術失敗的可能原因,包括手術技術不純熟、病患本身呼吸道結構不適合手術、手術後傷口保養不佳等。新竹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楊少槐醫師呼籲,若患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民眾,術後仍呼吸困難甚至感覺窒息的情形,應至耳鼻喉科做進一步的檢查。楊少槐醫師說,手術失敗的案例經專科醫師評估後,可針對懸壅垂軟顎咽進行再整形和重建,改善睡眠呼吸中止指數和臨床症狀。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母愛橫跨半個地球救子!西非甘比亞一名59歲的母親,在疫情封鎖全球國境之下,不畏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足足飛行了9000英哩長途來台,捐出左腎,救回在台工作的40歲兒子,執行手術的林口長庚腎臟移植團隊今(22)日為手術成功的母子倆「慶生」,因為兩人術後穩定出院,即將於明天...

閱讀詳情 »

衛福部2018年醫療費用統計,健保支出首位即是「慢性腎臟病」,除了因其長時間需要藥物控制,因此藥物支出費用高以外,同時長時間的洗腎也是健保大量支出的原因,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師葉爵榮表示除了藥物治療與定期洗腎以外,腎臟病晚期病人更應注意飲食上的控制,同時藥物的使用也有其方法,民眾也應多加注意。  對於腎...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熟男若不想被一泡尿憋死,疫情下口罩更得要戴緊!門診就有一名70歲男子,有攝護腺肥大問題,去年10月因出現感冒症狀自行購買成藥來吃,沒想到才吃完3天藥,突然完全無法排尿,趕緊就醫,診斷為急性尿滯留,必須導尿。泌尿科醫師提醒,只要感冒人數上升,攝護腺肥大患者出現急性尿滯留...

閱讀詳情 »

許多人在接受植髮手術後,仍覺得髮量稀疏、不夠茂密,花了錢卻得不到理想的術後效果,認為手術是失敗的;然而植髮手術真的會失敗嗎?MyHair生髮植鬍診所分析,植髮失敗的原因包含毛囊存活率不佳、術後效果不自然等,因此許多人就必須靠「二次植髮」進行補救。   若想避免植髮失敗,術前評估相當重要,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