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阿茲海默症新藥敗部復活? 醫:失智症曙光

阿茲海默症新藥敗部復活? 醫:失智症曙光

阿茲海默症治療現曙光!全球失智症患者不斷增加,各大藥廠針對阿茲海默症的新藥卻都失敗告終。美國一家生技製藥大廠近來拋出震撼彈,其研發的單株抗體藥物,在減緩患者的記憶力、方向和語言等認知能力退化方面,有臨床意義。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胡朝榮表示,這讓失智症治療看見曙光,不過太晚治療「腦袋已被破壞」,提醒早期診斷治療的重要性。

10年無失智症新藥 失智症現曙光

全球目前已超過5千萬人罹患失智症,每3秒多一位失智患者,其中又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大宗,各大藥廠競相競逐失智症有效藥物,13年來卻全數失敗,甚至有大藥廠直接宣布退出。目前沒有能有效改善病情的藥物,僅能減緩症狀惡化。

《BBC》報導,失智治療出現重大突破,一家生技藥廠開發出一種單株抗體,能夠清除失智症患者大腦的乙型類澱粉蛋白質,有助保留患者的記憶力等日常功能,延緩疾病發展,且具有臨床意義。學界認為,乙型類澱粉斑塊對腦細胞有毒性,用藥物清除斑塊將是失智症治療的巨大進步,儘管不能治癒。

該公司2019年3月時曾停止該藥物試驗,因為試驗結果「令人失望」,然而該公司近來表示,經過從新整理數據後,發現實驗具有統計意義。目前正與美國FDA顧問討論,預計2020年提交《生物製劑許可證申請》。

大腦被破壞前 及早治療仍是關鍵 

「只是一個希望,可能會申請成功,到台灣還要一段時間。」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正生指出,類澱粉蛋白如火源,治療是灑水,如果太慢救火,房子就燒掉了,所以火很小時就要趕快滅掉,早期治療可以減輕後續照護、安寧等負擔。

不過他也指出,清除掉類澱粉蛋白不代表治癒,可能只是症狀改善。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胡朝榮受訪時坦承,這的確是失智症治療的曙光,不過許多這類針對類澱粉蛋白的藥物都失敗,他不認為該藥物最後一定會成功。他也強調,及早治療仍是關鍵,「太晚治療,腦部早已被類澱粉蛋白破壞掉了。」

胡朝榮提到,目前有預防性治療試驗,透過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若是類澱粉蛋白陽性立即治療,趁發病前治療,效果較好。

參考資料:

1. First drug that can slow Alzheimer's dementia.

【延伸閱讀】

受夠了眼鏡! 近視雷射前停看聽

不懼怕洗腎 工程師靠「腹膜透析」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

邁向「零出血」人生 重症A型血友病治療納健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9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89歲的袁伯伯,罹患攝護腺癌晚期,且反覆復發必須住院,但他希望有尊嚴離開,不願再接受無效治療;北市聯醫社區安寧團隊,讓袁伯伯在家安寧照護,提供醫護人員親自到家訪視、24小時電話諮詢,讓袁伯伯無牽掛的走完最後一哩路。 病人希望在家善終 據統計,國內高達95%的重症病人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身心障礙兒童常常滿口蛀牙,甚至有牙周病;國內最新調查更發現,在早期療育機構兒童,平均蛀牙2顆、健康牙齒只有14顆。醫師表示,身心障礙兒童無法自己刷牙,又容易抗拒潔牙,是造成蛀牙的主因,建議幫助潔牙前,可先進行口腔減敏感按摩,讓病童好好接受潔牙。   健康牙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40歲的王先生,3年前確診罹患鼻咽癌第4期,腫瘤長達4公分且包覆頸動脈,不但無法手術,也不適合持續放療、化療,在台只能等死。他輾轉到日本進行免疫細胞療法,從此赴日接受治療,經過第一輪治療後,腫瘤大幅縮小30%。但此療法在台未合法,他只能到日本尋求一線生機,並且期望衛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小晴與小敏因肥胖帶來不少困擾,倆人雖然私下試遍了各種減重良方,但仍無法真正的瘦下來。後來求助醫院體重管理中心,接受減重手術治療,不僅找回自信,也重拾健康的生活。 手術搭配飲食習慣改變 成功減重 彰基體重管理中心執行長王秉彥醫師表示,小晴和小敏分別接受「腹腔鏡胃摺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