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降低化療病人恐慌 奇美醫製作31種多媒體衛教教材成效佳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降低化療病人恐慌 奇美醫製作31種多媒體衛教教材成效佳

近年來癌症人數增加,接受化學治療病人數也相對提高,但化學治療產生的不良反應,常常影響病人對於接受治療的順從性。奇美醫學中心表示,藥師的介入和完整的衛教,可以提高病人自我照護能力及增加病人治療意願和安全性,該中心製作31種多媒體衛教教材,調查病人滿意度,超過95%病人非常滿意化療衛教。


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林志遠表示,癌症治療包含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及免疫治療等,藥劑部針對首次接受化學治療的病人進行衛教,不同癌別及不同化療組合,制訂標準化衛教內容,訓練專責化療衛教藥師,幫病人進行衛教,進行認知度及滿意度的前後測驗。


首次化學治療衛教內容,針對常見的大腸直腸癌、乳癌、頭頸癌、胃癌、肺癌、食道癌等,製作31種衛教內容。衛教內容包含預計施打的化學治療療程、化療藥品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學習如何改善化療藥品引起的副作用及相關注意事項。除藥師親自衛教化學治療衛教內容,藥劑部也針對60種化療注射針劑製作藥品衛教單張,病人回家後掃瞄藥袋QR code,即可獲得化療藥品相關資訊。


林志遠表示,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共衛教350位門診首次接受化學治療病人,平均每個月約14人,以頭頸癌病人比率最高,其次分別為大腸直腸癌及乳癌。門診化療病人使用藥品為鉑金類最多,鉑金類化學藥品常見副作用為感覺神經異常、白血球低下,若使用較高劑量,則容易引起噁心嘔吐。配合多媒體衛教,衛教完成率由63.7%提高至99%,病人接受治療的順從性則由62%增至80%。


林志遠建議,病人接受化療後1週內,盡量避免前往公共場合,出門應戴口罩避免感染,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活動應盡量避免受傷產生傷口。為減少化療後發生噁心嘔吐,可暫時食用較清淡的食物,平常容易反胃的食物應避免食用。若發燒超過38.5℃、嚴重腹瀉、異常出血不止,請儘速回診就醫。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台灣人無症狀甲狀腺結節盛行率高達45%,又以女性為好發族群,國內醫師臨床觀察更發現,多數患者都是透過健檢時才發現,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超音波檢查的50歲以上女性逾5成有甲狀腺結節,雖然僅5%會惡化成甲狀腺癌,但仍不能輕忽。 ...

閱讀詳情 »

男星邵大倫集歌手、廣播DJ、主持人於一身,現任年代MUCH點唱綜藝《MUCH金點秀》主持人,他不只入圍過金曲獎最佳男歌手,還曾拿下金鐘獎「最佳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獎」。日前邵大倫登年代新聞《聚焦2.0》,他大方秀出養嗓中藥祕方,卻被醫師打槍,邵大倫才驚覺「難怪我之前常跑廁所」! 他提到人生遺憾之一,就...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難纏,甚至叫人眼臉歪斜!一名57歲婦人右臉單側突然一連串症狀,不但右耳後根紅腫發痛,還出現眩暈、右臉頰不能動、眼睛無法閉合、嘴巴歪斜無法閉合等現象,就醫才發現是罹患帶狀性皰疹後引發右臉顏面神經麻痺。 嘉義大林慈...

閱讀詳情 »

▲糞便微菌叢移植可救命。(照/亞東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腸道功能失靈竟波及腦子!70歲的林先生,在脊椎受傷住院期間疑似感染使用抗生素,沒想到感染控制之後,卻出現嚴重腹瀉,檢查證實為困難梭狀桿菌感染併發偽膜性大腸炎,不但造成呼吸衰竭,還出現認知功能異常,搞不清時間與地點,多虧由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