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降低化療病人恐慌 奇美醫製作31種多媒體衛教教材成效佳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降低化療病人恐慌 奇美醫製作31種多媒體衛教教材成效佳

近年來癌症人數增加,接受化學治療病人數也相對提高,但化學治療產生的不良反應,常常影響病人對於接受治療的順從性。奇美醫學中心表示,藥師的介入和完整的衛教,可以提高病人自我照護能力及增加病人治療意願和安全性,該中心製作31種多媒體衛教教材,調查病人滿意度,超過95%病人非常滿意化療衛教。


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林志遠表示,癌症治療包含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及免疫治療等,藥劑部針對首次接受化學治療的病人進行衛教,不同癌別及不同化療組合,制訂標準化衛教內容,訓練專責化療衛教藥師,幫病人進行衛教,進行認知度及滿意度的前後測驗。


首次化學治療衛教內容,針對常見的大腸直腸癌、乳癌、頭頸癌、胃癌、肺癌、食道癌等,製作31種衛教內容。衛教內容包含預計施打的化學治療療程、化療藥品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學習如何改善化療藥品引起的副作用及相關注意事項。除藥師親自衛教化學治療衛教內容,藥劑部也針對60種化療注射針劑製作藥品衛教單張,病人回家後掃瞄藥袋QR code,即可獲得化療藥品相關資訊。


林志遠表示,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共衛教350位門診首次接受化學治療病人,平均每個月約14人,以頭頸癌病人比率最高,其次分別為大腸直腸癌及乳癌。門診化療病人使用藥品為鉑金類最多,鉑金類化學藥品常見副作用為感覺神經異常、白血球低下,若使用較高劑量,則容易引起噁心嘔吐。配合多媒體衛教,衛教完成率由63.7%提高至99%,病人接受治療的順從性則由62%增至80%。


林志遠建議,病人接受化療後1週內,盡量避免前往公共場合,出門應戴口罩避免感染,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活動應盡量避免受傷產生傷口。為減少化療後發生噁心嘔吐,可暫時食用較清淡的食物,平常容易反胃的食物應避免食用。若發燒超過38.5℃、嚴重腹瀉、異常出血不止,請儘速回診就醫。

相關推薦

全台疫情延燒,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單日共計180例本土確診案例,各縣市已提高警覺。今天在桃園市卻傳出有女子搭乘公車不搭口罩,公車司機向女子說明若不戴上口罩,就無法載運,該名女子堅持若要下車,司機就必須退還18元車費,雙方僵持不下最後找來警方協調,但該名女子仍舊鬼打牆堅持司機須退還車資。全台疫情拉警報,桃...

閱讀詳情 »

今(15)日中央流行指揮中心新增台灣本土180例,為因應逐漸升溫的疫情,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宣布高雄防疫措施升為準三級防疫。陳其邁今(15)日宣布高雄防疫措施升為準三級防疫,其加強防疫措施包括外出時全程佩戴口罩,違規且屢勸不聽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依法開罰、避免不必要的活動或集會,另外請民眾自我健康管理...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嚴峻,除了升為疫情第三級警戒的台北市、新北市,全台多縣市也宣布採「準第三級防疫警戒」。嘉義縣緊急召開應變會議,嘉義縣長翁章梁宣布,嘉義縣採準第三級防疫警戒,關閉休閒娛樂場所、夜市、停止進香與繞境活動等;另外,也禁止嘉義縣公務人員非必要到雙北洽公、活動。疫情升溫,嘉義縣緊急召開應變會議,翁章梁...

閱讀詳情 »

銘傳大學下午於臉書發文表示,經過查證後,確認桃園校區有學生確診,該名學生為通勤上下學,並未住宿校內外宿舍,目前已就醫治療。校方也已掌握並通知相關同學,在家做好自主健康管理。銘傳大學於官網防疫專區公告,因應疫情指揮中心自即日起至5月28日提升雙北地區疫情警戒至第三級,將強化防疫措施,所有課程自5月1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