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降低肺癌併發症 術後復健4招維持心肺功能

降低肺癌併發症 術後復健4招維持心肺功能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

台灣近年罹患肺癌患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肺癌已蟬聯10年十大癌症的死亡之冠。從肺癌類型當中,肺腺癌的比最高;而造成肺癌比例直線上升的因素,最大原因為空氣汙染(PM2.5)及吸菸等危險因子導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指出,全球每年約700萬人死於空氣汙染。

肺癌術後4種復健治療方式 助維持心肺功能

肺癌患者恐面臨肺葉切除手術,但手術潛藏風險除了肺功能損害外,術後傷口疼痛常導致患者畏懼呼吸及咳嗽,進而容易造成痰液累積、肺部塌陷及擴張不全等併發症,術後的復健衛教及治療勢在必行。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王瓊敏提出常見4種復健治療方式,讓民眾能在家進行,增加心肺功能並降低手術後併發症的發生機率:

1、腹式呼吸

採輕鬆姿勢,用鼻子緩慢深呼吸,胸與上腹部向外擴張,再由嘴巴慢慢吐氣,胸與上腹部慢慢往內縮(吸氣3秒、吐氣6秒),每分鐘7至8次,每次10至20分鐘,每日2至3次,逐步增加訓練頻率。

2、呼吸道清潔

運用姿位引流、扣擊拍痰、咳嗽運動等可鬆動痰液並引流至較大氣管處,以利痰液排除,不至讓痰液滯留進而引發肺部感染。

3、上肢伸展訓練

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肺部擴張。雙手緊握彈力帶水平向外伸展,伸展同時由鼻腔慢慢將空氣吸入,直至完全伸展後再慢慢放鬆吐氣,雙手回到中線位置,每分鐘7至8次,每次10至20分鐘,每日2至3次,逐步增加訓練頻率。

4、心肺功能訓練

當患者體力許可,可利用跑步機、固定式腳踏車或登階運動等,訓練有氧心肺功能,進行每週3至5次,每次30分鐘,運動強度需達最大心跳(220減掉年齡)的60至80%(即中至高強度)有氧心肺功能訓練。

有家族病史者 自身也需篩檢追蹤

近年來罹患肺癌的年齡層逐漸下降,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有家族病史者是罹患肺癌的高危險群,原因取決於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等,而吸菸、二手菸、烹飪油煙、空氣汙染及曾罹患肺部疾病等皆是肺癌的危險因子。家中成員若罹患肺癌,其他家屬也需重視、定期至醫院請專業醫師安排相關篩檢及追蹤。(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5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愈來愈多人罹患憂鬱症,甚至過量飲酒、使用藥物,造成精神狀況異常。專家提醒,多注意親朋好友的心理健康情形,並適時給予協助,必要時尋求心理諮商師幫助。 個人心理健康問題 恐危害社會安全 去年發生的隨機殺童「小燈泡事件」震驚國人,還有「台鐵爆炸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蔡依林又在演唱會時跪地重摔,原因都是所穿的細跟高跟鞋惹禍;所幸只是皮肉傷,她都能立即調整好後繼續表演。骨科醫師指出,門診中有不少人因為跌倒來就醫,輕者只是皮肉外傷,嚴重者也有可能造成骨折或神經損傷,由於穿細跟高跟鞋最容易造成跌倒,所以最好是選擇寬底高跟鞋,才比較安全!...

閱讀詳情 »

隨著自然、養生風潮興起,大家越來越追求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連果汁最好也都喝現打的,但台灣水果普遍「夭壽甜」,一天喝過量的鮮果汁,恐怕也會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主要跟酒精和代謝綜合症(糖尿病、高血壓、血脂障礙)有關,在適度調整作息飲食及配合治療後是可以痊癒的,不過嚴重者也可能會造成肝硬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最近白天天氣熱,但是早晚仍涼,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遭到病毒入侵。雖然今年施打流感疫苗的民眾很普遍;不過,也有人因為沒有打疫苗而得到流感,甚至因為天氣熱,使得往年都在夏天較會出現的腸病毒,最近也很常見,而且還有很多小朋友傳染給爸媽。 傳染到流感大多沒打疫苗 亞東紀念醫院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