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陰道掉出軟軟球狀物? 竟是骨盆腔鬆弛導致

陰道掉出軟軟球狀物? 竟是骨盆腔鬆弛導致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名60多歲婦人,多年來下腹部一直隱約有下墜感,但因為沒有嚴重不適,並未就醫。近半年,除了下墜感越來越嚴重,就連上廁所時,不僅有一種怎麼用力都解不乾淨的感覺,還會有一顆軟軟的東西從陰道掉出,甚至有時還會有呈血絲狀的陰道出血。就醫檢查後,確診為第三度的骨盆腔器官脫垂,醫師以「經陰道骨盆底重建手術合併人工網膜置入」手術後,目前已痊癒。

經陰道骨盆底重建置入人工網膜  脫垂器官復位、改善解尿困難

收治個案的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王萱醫師表示,這名婦人是第三度骨盆腔器官脫垂,凸出來軟軟的球狀物是膀胱,因為膀胱長期脫垂壓迫,造成出口阻塞性的解尿困難。而經陰道骨盆底重建手術,是透過陰道置入人工網膜後,懸吊於薦骨坐骨棘韌帶,並縫合在陰道前後內壁上,網膜會像升旗一樣把脫垂的器官托上去及復位,人體組織細胞也會漸漸長入網膜間隙,形成強而有力的支撐結構。此手術時間約兩小時半,採全身麻醉,經陰道術式沒有腹部傷口、復原相對較快,術後當天即可進食,隔天下床,一週後經過膀胱訓練便能康復返家。

骨盆腔脫垂分三程度  嚴重者須手術治療

王萱醫師解釋,骨盆腔脫垂依嚴重度可略分為感覺陰道內有沉重感及好像有東西要掉下來的輕度脫垂;陰道下部可摸到一顆球狀物的中度脫垂;或器官已呈現完全脫垂於體外狀態的重度脫垂。若處於輕度脫垂,可在生活起居作修訂,並避免腹壓急速上升的運動,不過許多婆婆媽媽都是默默忍受,直到日常及社交生活、睡眠都受到影響,甚至無法工作,根本毫無生活品質時才勉強就醫,所以絕大多數就醫患者,脫垂症狀早已進展到必須進行外科手術的程度。

適當體態+不憋尿+不忌醫  愛護膀胱和骨盆從日常開始

王萱醫師提醒,不論是骨盆腔脫垂或尿失禁,大部分都是可以治療的。台灣約30-50% 的女性有骨盆腔器官脫垂或尿失禁的困擾,儘管發生率高,但多數女性羞於啟齒,或以為是生產和老化一定會有的自然現象,因此主動求醫的人不到兩成。此外,王萱醫師建議,女性朋友們除了不要諱疾忌醫,平日也應注意維持適當體重,避免肥胖加重骨盆腔負荷,少提重物或搬運貨物,減少腹壓造成骨盆腔鬆弛下垂,養成正常排尿習慣少憋尿,免得加重膀胱負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7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畫面中,清晰可見患者陰部有一脫出物,80歲的楊老太太,自然產生過二個小孩,常有頻尿感長達10年,經醫師診斷為子宮脫垂。台北榮總婦產部洪煥程醫師說明,子宮脫垂常見於中老年人婦女,與懷孕生產次數有高度相關,除此之外隨著年齡老化,若是女性經常從事高負壓的動作,更容易發作。近年...

閱讀詳情 »

圖翻攝自weikou 下同 花生自古以來就有「長生果」的美譽,營養豐富,功能甚多,深受人們的喜愛。但花生通常的吃法就是煮、炸、炒,這些做法除了滿足口感之外,對保健養生沒有太大的貢獻。事實上,花生最有營養的吃法是泡發芽之後再吃,可能大家對這種方法表示很陌生,下面來看下花生泡發芽之後的效果有...

閱讀詳情 »

關節疼痛,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小麻煩。上班族脖子痛、中老年人膝蓋疼、關節風濕痛、年輕人腰腿疼…… 以後這些疼痛不用再忍受了!     在一場由衛生部、科技部、中國科協聯合舉辦的博覽會上,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越野行走運動首席講師趙之心老師為大家傳...

閱讀詳情 »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擔負了人體大部分的排毒任務。 圖片來源:阿波羅網(下同)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 我們的腸道,它有一千億個神經細胞,主要負責我們下意識的活動。除了通過廣泛的交流網路跟大腦直接相連,腸道還是大腦以外唯一一個擁有獨立神經系統的“器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