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勤臥推練胸肌 啪一聲胸大肌斷裂

勤臥推練胸肌 啪一聲胸大肌斷裂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36歲虞先生,每周到健身房報到,進行臥推重量訓練,數個月前健身時,卻聽見胸前傳出「啪」的一聲,手部瞬間無力、疼痛,他以為肌肉拉傷;但疼痛症狀持續了3星期,就醫檢查才發現是「胸大肌斷裂」。

臥推運動 容易胸大肌斷裂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吳家麟表示,臨床上,多數胸大肌斷裂與運動傷害相關,最常見原因就是重量訓練,而臥推運動時,手臂外轉及外展時,胸大肌肌腱張力最大,一旦超過肌腱的負荷能力,就很容易發生斷裂受傷。

受傷應冰敷 及時就診

吳家麟主任說明,發生胸大肌急性斷裂,往往會聽見「啪」的一聲,隨即伴隨劇痛及手部無力,且手臂處會有腫脹瘀血,但手臂還能自由活動,多數病患會誤以為是肌肉拉傷、撕裂傷,而延誤就診,正確的處理方式應先冰敷,並且及時就診。

延誤治療 需異體移植肌腱

臨床上,胸大肌斷裂患者以「完全斷裂」比例居多。吳家麟主任指出,通常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後需使用三角巾保護6星期,約半年後可逐步恢復;若是延誤治療,則需要透過異體移植肌腱。

正確臥推姿勢 避免胸大肌斷裂

吳家麟主任提醒,從事臥推運動時,應避免雙臂握桿太開或推桿距離胸部太近,訓練量也應該循序漸進,才能避免胸大肌斷裂的危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7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新竹報導】62歲陳先生(化名)日前開會到一半突然感到腹痛難忍,好不容易熬到會議結束後趕赴醫院急診就醫,經過醫師問診檢查後,為陳先生安排了心電圖檢查,發現是心絞痛,緊急連絡導管室進行心導管手術,術中以「冠狀動脈內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影像系統(Optical Coherence Tom...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綜合報導】本周因應疫情變化,公布許多新防疫政策,不僅疫情警戒降2級,也開放38歲以上民眾施打新冠疫苗。疫情雖趨緩,但社區中依然存在隱形感染者,外出仍有感染風險;此外,面對傳染力更強的Delta變種病毒,持續也有境外移入案例,我國尚未完全排除威脅。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因擔心染疫,40歲高血壓王姓患者日前至某大型醫院回診時,穿戴全套防護措施,持健保卡,正排隊等候入院時,突然嚴重心悸、腳抖、胸悶,自覺快要無法呼吸,家人擬就近陪同至急診,他卻大喊「那裡風險更高」,只好搭計程車,儘速返家。 經家人勸說後,王先生至精神科門診就醫,經評估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肆虐,讓疫苗接種如火如荼進行,其中癌症病人能否接種疫苗也成為許多患者疑慮。義大癌治療醫院饒坤銘副院長指出,相較於一般民眾,癌症病患是新冠肺炎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因此若能接種疫苗將有助降低感染風險,減少演變重症機會,尤其正在治療中的癌友更應該施打疫苗。施打疫苗前先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