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陳時中曝疫情高峰「將連燒22天」 7月有望摘口罩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何時到高點?衛生福利部部陳時中今(9)日直指出,預估5月20日到6月10日將會是這一波疫情的高峰,7月中疫情才差不多往下走,陳時中也說,屆時醫療量能就會比較充足,開放的機會比較高,就連解除口罩禁令也有可能。

陳時中上午是在立法院結束備詢時,被媒體問到怎麼評估疫情高峰。陳時中表示,預估5月20日到6月10日會是高峰期,至於邊境要不要放寬,得看醫療量能,但以現在的疫情來看,開放的機會不大,進來確診如果還是很多,醫療量能就要增加,所以這種情況下,不適合的。

陳時中進一步指出,5月底到6月初是疫情高峰,7月差不多開始往下走,醫療量能就會比較充足,開放的機會比較高。而媒體追問7月中過後,是否也可以解除口罩禁令?陳時中也鬆口,「當然!」但還是比較希望有些不要放那麼快,戶外和空曠場所當然可以慢慢放。

陳時中近日連續對開放邊境釋出消息,不過他始終強調,現在病例還這麼多,國外進來幾百個,對醫療造成壓力,「不是怕感染,是增加醫療量能的負擔」,要等疫情下降、醫療量能保全的時候,才會開邊境。

照片來源: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打維生素K注射劑國內爆死亡個案 食藥署「頒禁令」僅2類情況能再用

防疫保單之亂!陳時中轟業者引發恐慌 「數位證明可用、有履約義務」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氟素可以有效預防蛀牙──政府相關單位和牙醫師公會都這樣大力推薦氟素的效用。市面販售的大部分牙粉、牙膏也都會加上「氟素配方」這類行銷文案。此外,應該也有不少媽媽們曾經聽過牙醫師建議:「為了預防蛀牙,在您家小孩的牙齒上塗氟素吧。」 然而,在氟素的使用極具爭議性的同時,國內的牙科醫院仍然廣泛地使用了氟化物...

閱讀詳情 »

溝隙封填劑治療是為了預防蛀牙發生,而在牙齒咬合面上的小窩裂溝(牙齒溝隙,簡稱齒溝)填塞樹脂的方法,又稱為「小窩裂溝填充法」。我們以舌尖觸碰牙齒的表面時,可以感覺到上面有凹陷,溝隙封填劑就是藉由填平齒溝,以期避免從齒溝開始發生蛀牙。 不過,溝隙封填劑真的有預防蛀牙的效果嗎? 說起來,為什麼牙齒的表面有...

閱讀詳情 »

蛀牙是口中的蛀牙菌(致齲菌)以飲食中的糖為原料,製造出酸,然後酸腐蝕了牙齒而造成蛀牙。雖然已確知致齲菌包含了轉糖鏈球菌屬菌、乳酸菌等多種類,但是這些菌是廣泛存在自然界、極其普通的菌,幾乎所有的人口腔裡都有。目前還沒有可將這些致齲菌從口中完全清除的方法,也還沒有防止感染的確切方法。 說起來,致齲菌只是...

閱讀詳情 »

牙周病不是牙齒本身發生的病症,而是牙齒周圍的牙肉或支撐牙齒的齒槽骨引發的疾病。在初期階段,牙肉會紅腫或出血,就稱為牙齦炎。如果繼續發炎,牙齒和牙肉的交界處會受到破壞,形成牙周袋或是齒槽骨被破壞,就稱為牙周炎。儘管有程度上的差別,但大體來說都叫作牙周病。 牙周組織發炎的直接原因的確是細菌(牙周病原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