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陽明大學攜手華碩培養醫療科技人才 華陽計畫正式啟動

陽明大學攜手華碩培養醫療科技人才 華陽計畫正式啟動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醫療人工智慧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界對於應用的期許,在於未來如何更有效的掌握醫療大數據,創造多元而有價值的照護體系。陽明大學與華碩昨(19)日共同宣布攜手成立「華陽計畫」進行產學合作,啟動AI for Medical實習生、博士生專案,由華碩AICS頂尖業師親授AI大師班,期盼能培養生醫與資訊科學專才。


華碩表示,透過華陽計畫,華碩AICS在產學俱有深厚素養的頂尖業師,將在陽明大學開授大師班課程,陣容包括華碩全球副總裁暨AICS負責人黃泰一博士,華碩技術長龐台銘博士,協助學生打通產學2端的任督2脈。


華碩AICS也將在陽明大學分設AI for Medical實習生與博士生專案計畫,從核心基礎、進階、至應用3階段,培育跨領域專才。實習生計畫,成員可於培訓期間,培養走入產業解決問題的務實思維;博士生計畫則鼓勵陽明優秀的種子學生,參與華碩AICS的AI for Medical專案小組,和合作醫院一同進行研究計畫,打造臨床客製化解決方案,為研究創造最大商業價值。


華碩強調,除了將導入華碩 AICS 研發的「ICD-10編碼AI推薦引擎」在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外,也將整合醫學系醫師工程師能量參與其中;透過和華碩鏈結,陽明大學卓越的 AI for Medical 研發能量,可望和產業端的需求痛點確切銜接。


後續研究成果將用於協助陽明大學附設醫院,打造結構化與標準化的精準醫療數據庫,為台灣在推動智慧醫療的策略目標上,創建產學合作的磐石根基。


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表示,經濟需要轉型,醫療也面臨轉型,從這次疫情就可以得知智慧醫療有多麼重要,如果沒有健保大數據,沒有地理資訊系統,沒有傳染病監測系統,台灣就不可能有口罩實名制、細胞簡訊、確診數據。


郭旭崧也說,AI for Medical不是趨勢,而是現在進行式。這次產學合作,象徵的是陽明大學將投入智慧醫療,也和國內科技巨擘一同攜手,打造台灣成為智慧醫療中心。


陽明附醫院院長楊純豪表示,病歷結構化是精準醫療的第一步,病患的病歷是醫師診斷疾病、對症下藥的基礎,但如何把龐大的病歷資料,轉換為有用的醫療資訊,必須依靠人工智慧的協助。相比之下,人腦除了理性外還多了感性,因此在可見的未來,人工智慧不會取代醫療專業,但肯定是精準醫療不可或缺的利器。


華碩全球副總裁暨AICS負責人黃泰一指出,台灣以強大的硬體製造為後盾,在全世界資訊代工產業一向居領導地位。進入人工智慧時代,更需要軟體的研發人才為硬體賦予能力,將軟硬結合的創新與價值,從產業應用面發揚光大。


黃泰一強調,碩AICS與國立陽明大學打造的「華陽計畫』產學合作研發中心,從醫療產業的使用場景出發,以人工智慧的邏輯思維,規劃實習生與博士生的程式設計課程與研究方向,將結果應用到陽大附醫的臨床領域,形成1個資科、生醫跨域專才的完整培育流程。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夜晚頻尿精神差連那話兒都軟如香蕉 惹怒老婆分房睡
疫情期間增產報國 防疫寶寶潮來了準爸媽如何接招?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倒吸鼻涕不擤出來 下場可能導致內耳積水耳鳴嗡嗡響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38歲男性,發現兩星期以來右眼視力變得模糊了,甚至還產生黑影,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患者右眼出現視網膜黃斑部水腫,透過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後,確認右眼黃斑部中心厚度已是正常值的2倍,且診斷為中心漿液性脈絡膜網膜症(CSCR)。雖然目前尚未有研究顯示手機與黃斑部病變的關係...

閱讀詳情 »

聽說今天是這波寒流最強的時候,希望大家都健康不用看醫生,讓醫生有時間看書。 《賴其萬醫師的心靈饗宴》https://readmoo.com/book/210016264000101 賴醫師閱讀量最少是一年12本,感謝他拉抬我國每年的閱讀量(足足是平均的6倍啊),但驚人的是每一本都寫下了評論,鳳梨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爸爸媽媽帶小孩參加跨年,千萬要注意別把小孩搞丟了!99年的台北跨年晚會結束,信義區華納威秀影城附近發生3歲的小朋友走失事件,至今仍未尋獲。兒盟特別叮嚀家長,帶著孩子參加跨年狂歡更要注意人身安全,也可下載「寶貝安全一把罩App」,不幸發生時可透過軟體協尋步驟,並提供給警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焦糖色素是台灣、美國、紐澳與歐盟以及CODEX(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都核准的添加物。為了確保民眾飲食安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11月25日公告「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修正新制,特別嚴格規範食品添加物中的焦糖色素使用。 大統長基黑心油事件重挫國人對於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