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雙手麻到失眠 靠內視鏡微創手術改善

雙手麻到失眠 靠內視鏡微創手術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新竹一位70歲的劉先生,六年前開始覺得頸部不舒服,直到一年前左手手臂開始發麻,一路麻到手指,一開始還可以忍受,但是隨著時間疼痛發作越來越快,甚至晚上都會被麻醒,有時脖子轉到一個角度,整條手臂就如同被電擊一番。就醫之後才發現是「頸神經壓迫」,醫師經核磁共振及神經阻斷術佐證,建議以經皮頸椎內視鏡減壓手術 (PECD)治療,手術後當天症狀就改善大半,也不需戴頸圈,終於獲得一夜好眠。

頸椎神經壓迫不可不慎 嚴重恐四肢癱瘓

收治患者的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黃鼎鈞醫師表示,頸神經壓迫來自於頸神經在神經孔附近受到壓迫,也就是俗稱的骨刺,可能是椎間盤、贅生骨或增厚的韌帶。據統計一千人就有一個人頸神經壓迫,長期低頭可能會加重神經壓迫,最重要的是,若是壓迫嚴重可能產生神經性跛行,若再加上外力創傷,更可能造成四肢癱瘓,建議及早治療、不可輕忽!

擔心頸椎手術風險高 術中神經監測提高安全性

黃鼎鈞醫師說,許多人對於頸椎開刀望之卻步,因為擔心造成四肢癱瘓,但是由於現在術中神經監測的進步,術中能及時提醒醫師,且內視鏡將影像放大更清晰,使術中神經受傷的機會大幅降低,提高手術安全性!

頸椎內視鏡微創手術 後遺症少且恢復快

頸神經壓迫若單純只有上肢麻痛,沒有跛行的症狀,可以用經皮頸椎內視鏡減壓手術『減壓』即可,傷口不到一公分,不需放置植入物,如此頸椎的活動度不受到限制,長期下來較不容易肩頸痠痛。頸椎手術若有植入物後再處理更困難,因此手術前須接受完整檢查評估,不可倉促接受手術。由於頸椎內視鏡的發展,對於頸部肌肉韌帶等構造的破壞減少,病人頸痛少又恢復快速,術後也不需要戴頸圈,更快恢復日常生活與工作,病人接受度及滿意度都大幅提升。

【延伸閱讀】減脂新體驗 嘉義醫師引進二極體雷射溶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8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天啊!活了這麼多年現在才知道... 一忌醒後馬上進食 經過一夜的睡眠,胃在清晨也還處於“半夢半醒”的狀態,需要十幾分鐘至半小時才能甦醒。而且早上唾液和胃液分泌量相對較少,如果立即進食,尤其是吃一些難消化的食物(如肉類等),易導致消化不良。 健康Tips: 建議晨起後最好先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氣愈來愈冷,許多民眾皮膚搔癢的情形更為嚴重了!除了勤擦乳液,洗澡避免水溫過熱外,也可藉由飲食保養乾燥的肌膚。營養師黃淑惠提供一款「杏仁雪梨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E,可修復受損肌膚,維持彈性及光澤,具有滋潤的功效。杏仁雪梨茶的材料,有杏仁粉1茶匙、梨子汁150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根據加拿大研究顯示,孕婦吸到二手菸,胎中寶寶產生氣喘的機會為1.3倍;若孕婦本身有吸菸習慣,寶寶將來發生氣喘的機會更是大於10倍之多。台灣兒科醫學會提醒有吸菸習慣的孕婦們及親友,趕快戒菸吧!孕婦吸菸除了會導致胎兒容易發生氣喘外,也會導致兒童體重過輕或是出現早產的現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