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雙腳無力當心是肌少症惹禍! 治療師揭關鍵預防3招

雙腳無力當心是肌少症惹禍! 治療師揭關鍵預防3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肌少症在台灣已被視為疾病看待,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化速度甚至遠快於日本,也因此肌少症議題逐漸被各界重視。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楊育菱物理治療師指出,老人因老化導致身體肌肉量減少、肌力減弱時,且伴隨活動量降低,甚至活動功能變差就為肌少症所引起,嚴重時不僅會造成失能,也恐增加死亡風險,不得輕忽嚴重性。

70歲嬤雙腳易無力 原來肌少症惹禍

一名70歲阿嬤,因肌少症造成肌力下降,無法長時間行走,導致與家人出遊時,在景點走個十分鐘就感到雙腳無力,讓阿嬤擔心掃了家人旅遊興致。楊育菱物理治療師指出,其實要預防或治療肌少症,可從營養、藥物以及運動等三種方式開始著手,以降低肌少症帶來的傷害。

每天攝取足夠蛋白質 降低肌少症發生率

楊育菱物理治療師解釋,在營養方面,建議每天要攝取1.2至1.5g/kg的蛋白質,像是牛奶、黃豆、花生、雞肉等皆可分在三餐,以攝取含有白胺酸的蛋白質;此外,也可多吃鮭魚、鮪魚或起司、蛋黃等,或含抗氧化物質的蔬菜、水果,補充足夠的營養。

遠離肌少症 從養成良好運動習慣座起 

至於在藥物上,目前臨床上有一種常用的降血壓藥,不僅具有增加肌肉組織,也能幫助改善生理作用,但使用藥物時要多注意,建議不使用含有生長激素、男性荷爾蒙、女性荷爾蒙等藥物較佳,最後在運動部分,包括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阻抗性運動,都屬於預防肌少症較佳的玉棟方式。

楊育菱物理治療師強調,運動建議每週至少三次且每次至少30分鐘,但要注意運動時應考量自己的體力,建議以可耐受的低強度運動開始,慢慢增加運動時間與強度,才能避免造成身體傷害。

【延伸閱讀】

不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車隊推「行動AED」撐起全民急救網

 B肝藥不能亂停! 醫:半數以上患者恐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近來,通訊軟體瘋傳,「喝柳橙汁、檸檬汁能改善腎結石」的說法,引起不少網友熱議。但柑橘類果汁,真有這麼神奇的效果,能將難纏的體內結石,一掃而空嗎?且聽專業營養師怎麼說! 結石纏身一定是飲食出問題?營養師:體質因素佔主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洪若樸營養師表示,結石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其成因主要與患者腸...

閱讀詳情 »

天氣冷,尿意正濃,害怕頻尿一直跑廁所?明明沒有尿意,卻只是打個噴嚏就尿漏尿?不少女性都曾經歷過以上「排尿」方面的困擾,常因為羞於啟齒,於是自行練習「凱格爾運動」,沒想到卻因為方式錯誤,長期下來反而尿失禁、頻尿更加嚴重,才求醫解決。 不少女性都曾經歷過「排尿」方面的困擾,常因為羞於啟齒,於是自行練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經常能在網路上看到許多擠痘痘或粉刺的分享影片,民眾們看著皮膚裡頭粉刺或膿包爆漿、噴發的瞬間,直呼相當療癒,且擠越大顆的痘痘越舒壓。大顆粉瘤礙觀瞻 手術感染降風險其實有時候擠的並非是粉刺或痘痘,而是表皮囊腫(粉瘤),醫師不建議將粉瘤當做粉刺般用手擠壓,因為皮下的囊壁若沒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許多人周間忙碌,每天處於睡眠不足的狀態,只好利用周末來補眠。《當代生物學》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指出,周末補眠恐怕沒有用,反而還可能惡化身體代謝。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教授Kenneth Wright指出,周末與周間不規律的作息,長期累積下來可能對身體有害。睡眠不足 易引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