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雲林爆首例日本腦炎 壯男顱內出血言語能力剩「單字發音」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雲林縣出現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疾管署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這名虎尾鎮30多歲男性,近期並無國外旅遊史,發病後引發腦出血、腦水腫,住院已3周,目前生命徵象穩定,但言語能力未恢復,表達有困難只能單字發音,且四肢無力。

該名男子是在9月21日出現發燒症狀而就醫,因持續高燒及精神狀況差,23日再次就醫並收治住院,其後出現意識不清症狀,經通報二採檢驗確診;調查發現其住家附近有水稻田及養牛場等高風險場所。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名男子疫苗接種史不詳,一般而言,大多數人感染日本腦炎後沒有明顯症狀,僅有不到1%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者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

日本腦炎致死率可到2到3成,林詠青說,且有3到5成的人會留下神經系統損傷等後遺症,像該名男子目前四肢仍虛弱無力,且言語能力未恢復,仍需要一陣子的復健。

疾管署強調,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提醒民眾應按時帶家中滿15個月以上嬰幼兒,至當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避免因感染日本腦炎衍生嚴重後遺症。

國內今年已有21例(含2例死亡),分別為高雄市5例、桃園市4例、台中市3例,嘉義市、屏東縣及彰化縣各2例、嘉義縣、新竹縣及雲林縣各1例。而過去2015至2018年全國同期病例數分別為29、23、25及36例。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風後「痛」不欲生?治療得要及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吳書毅指出,中風患者約有1成會出現嚴重肩膀疼痛,並伴隨交感神經交互作用產生「複雜性疼痛症候群」,疼痛不限於肩膀,甚至手部也會出現疼痛、腫脹、泛紅、溫度異常等情況,若未適當治療,後遺...

閱讀詳情 »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網路上也傳出不少大蒜水、喝普洱茶等食補抗病毒的說法,真的有效嗎?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造成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屬於一種新型態的冠狀病毒,醫界目前仍未完全瞭解其特性,亦未有經科學實證之防治方法;若民眾健康無虞時,適當食補可促進健康,但若出現呼吸道症狀時,則應及早就診接受治療...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原本針對伊波拉病毒研發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如今被視為治療新冠肺炎最有潛力的新藥,各國無不爭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透露,台大醫院已經和美國接洽,爭取要在台灣展開一連串的臨床試驗,初步可能在北中南各挑一家醫院進行,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