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青少年罹患憂鬱症 成年後易食用大麻成癮

青少年罹患憂鬱症 成年後易食用大麻成癮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一篇由華盛頓大學發表於《成癮》期刊的研究發現,成年產生大麻使用疾患與青少年早期罹患慢性憂鬱症有關。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表示,台灣雖然沒有大麻與憂鬱相關性研究,但有其它成癮相關調查,可發現憂鬱症患者的成癮性活動比例較高,而臨床經驗則發現網路成癮個案大多為情緒低落者,適應環境的能力變低。

青少年有憂鬱症 18歲食用大麻成隱達50%

該研究於2007∼2010年進行,以西雅圖四個中學共521位學生為對象,讓受試者從六∼九年級(約12∼15歲),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結構式親自訪談,並於18歲再進行一次,以評估青少年早期慢性憂鬱症(七∼九年級約13∼15歲間憂鬱症狀的總和)和18歲食用大麻的相關情形。研究結果發現,青少年早期慢性憂鬱症與後期大麻食用疾患有高顯著相關。罹患青少年憂鬱症,在18歲時產生大麻食用疾患的比例達50%。

正視青少年的憂鬱症狀

相對於成人,憂鬱青少年表現出較多的能量,造成其情緒問題易被誤解或忽略,當其日常生活中出現問題,常轉向自我慰藉、沉靜在輕鬆易規避的地方。吳佑佑院長強調,憂鬱情緒及憂鬱症會使青少年專注力降低,無法專心於課業,容易導向自我比較能夠掌控的事情、較易尋求自我撫癒情緒,轉而尋求成癮性慰藉等不好的紓解方式。家長應多注意兒少時期會遇到困境,正視青少年的憂鬱症狀並適時給予協助。

不要輕易嘗試成癮物

根據2014年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資料顯示,全台約23萬人曾濫用藥物,且藥物濫用者其憂鬱情緒的比率為一般人的4.4倍,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憂鬱青少年,不要輕易嘗試成癮物,既然知道它的危害,朋友邀請時要勇於說不,甚至力勸對方不要沉迷或想辦法戒除。

父母切勿一昧斥責或置之不理

葉雅馨主任也提醒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平日需觀察與了解,當發現孩子情緒出現問題或成癮於特定物品,包括長時間打電動、上網,則需即時介入給予正確的引導,甚至尋求專業的協助,不要一昧的斥責或置之不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2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愛貓愛狗族注意啦!最近H7N9疫情持續擴散,不少人減少外出次數,寧可在家和寵物膩在一起,但可得要小心被寵物的寄生蟲傳染;臨床上,就有一名國一生,因為眼結膜出血就醫,即被診斷出是因為犬迴蟲入侵,所幸即時對症下藥,才免於失明,甚至死亡危險。該名國一小男生因為右眼結膜出血到眼科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且全身性的發炎疾病,且容易合併其他疾病,應盡早接受治療;嘉義基督教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王宏斌指出,尤其又以出現肺炎最為常見,平時應隨時掌握病情,若有任何不適,都應盡快就醫檢查較為妥當。臨床上,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合併相關肺病,包括肺炎、細菌性肺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光田醫院統計醫院近幾年篩檢的前3大職業病,分別是「聽力受損」、「腕隧道症候群」以及「下背及腰椎傷害」,其中聽力受損最不容易在初期被民眾查覺,加上這種疾病有其不可逆性,等到事後要治療已來不及,因此特別呼籲民眾要重視職場環境及自我的健康管理。(圖片/光田醫院提供)光田綜合醫院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失能長輩日漸增加,各縣市已成立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因應尋求支援的家屬提供失能長輩的長期照護服務;根據新北市衛生局統計,自民國93年成立全國第一個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迄今,已服務3萬多人,其中申請最多服務依序為居家服務、喘息服務及居家復健。新北市共有7個長照中心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