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青年型牙周病破壞力,恐全口無牙?4種人要當心

青年型牙周病破壞力,恐全口無牙?4種人要當心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位23歲大學生因反覆牙齦腫痛,刷牙流血而尋求治療。這名女大學生口內牙肉紅腫流血,且X光片看出多處牙齒周圍齒槽骨流失及破壞,檢查即為「青年型牙周病」(Aggressive Periodontitis)(或稱侵襲性牙周病、早期發生牙周病),透過清除細菌、結石等牙周治療,搭配抗生素輔助,加強自主潔牙,持續追蹤,牙周症狀終得以改善。

年輕人也可能罹患「青年型牙周病」
根據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口腔醫學科發布的數據指出,在臺灣青年型牙周病雖然盛行率約1%,但卻是歐美州地區的十倍,並示警現有的臨床證據及生理特徵差異,臺灣族群侵襲性牙周病侵犯速度與嚴重度可能更為劇烈。

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牙醫師尹慧君指出,青年型牙周病成因複雜,不見得是口內細菌或結石量很多,可能是某種細菌特別多造成,也可能是患者免疫系統反應過度形成。並非一般大眾所認知的年長者才易有齒搖鬆動的牙周病,年輕族群亦當留心注意。治療方式除了徹底的清除任何可能治病的結石細菌外,也可於療程中結合抗生素投藥,同時要有較頻繁的回診追蹤維護,通常都能達到良好的病情控制。

青年型牙周病的2大特徵
1.傷害迅速 細菌量卻不高
雖然大家都知道「牙周病」,但很少有人會一看到刷牙流血,就很緊張的去看醫生。
青年型牙周病對牙床的破壞速度是一般的慢性牙周病病人的7倍到10倍,相對快速,等於說患者可能年紀輕輕就將面臨全口無牙的困境。

2.成因複雜 需追蹤家族成員牙周狀況
該疾病治療有困難性的以及不可預期性。通常青年型牙周病的患者多為身體健康的年輕人,不過通常會有家族的群聚性。一人患病,其他一等親家人也應注意牙周狀況,及早檢查、做好預防。尹慧君醫師呼籲,也需關注其家人的牙周狀況,以利早期的預防及治療。

依據衛生署調查報告指出,國人35歲以上90%都有不同嚴重程度的牙周病,是一種高罹患率的疾病。造成牙周病的常見原因就是一、牙齒刷不乾淨,二、不正常生活起居,三、不正常的牙齒咬合,四、免疫系統異常的人,應重視對侵襲性牙周病的早期治療。尹慧君提醒,刷牙時要注意清潔牙齦跟牙齒間的縫隙,建議每半年要看一次牙醫、做全口洗牙跟清潔,才能預防牙周病。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火燒心不見了! 「一根針」治好胃食道逆流

人人愛上網看影音 迎潮流!醫療資訊影視化

60歲清潔大哥晚期肺癌 靠口服標靶接力治療破五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7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幫助有復健需求的病人能加速復原成效,奇美醫學中心引進「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可望在新科技協助下嘉惠有復健需求的病人。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職能治療組組長池昭眉指出,中風病發後的半年是復健黃金期,若能配合醫囑復健就能降低後遺症,但因復健是辛苦過程,許多病患因情緒等因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全台醫療量能上緊發條。由七家醫院組成的醫品病安聯盟舉辦年度成果發表會,分享中小型醫院在有限的人力、空間及資源下,透過緊急應變機制、強化感染管制作業、協助社區疫苗施打及促進員工復原等措施,保持一定照護量能品質,確保民眾健康,完成區域防疫守門員的任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6歲許小姐日前覺得開車時看不到對側和隔壁車道的來車,半夜起床上廁所也會有看不清楚的情形,於是至眼科看診。醫師檢查眼底發現許小姐的視網膜有很多色素斑點沈積,利用最新的視網膜電位圖確認她罹患了「視網膜色素病變」,也就是俗稱的夜盲症的一種。視網膜電位圖 診斷各種視網膜疾病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綜合報導】64歲胃食道逆流女性病患被症狀困擾已長達10年,晚上睡覺時一躺平,胃酸就逆流上來,很難入睡,半夜也常被自己胃酸逆流沖到喉嚨而驚醒,影響睡眠品質。雖然在胃腸科安排了多次胃鏡檢查,都說是逆流性食道炎,醫師處方了被稱為胃食道逆流特效藥的質子幫浦抑制劑給她,效果依然不佳。後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