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非法移工趴趴走軌跡 上網1秒比對武漢肺炎接觸風險

非法移工趴趴走軌跡 上網1秒比對武漢肺炎接觸風險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台灣COVID-19(新冠病毒、武漢肺炎)疫情,開始有防疫單位無法掌握接觸者的狀況。因患者在確診前,可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人潮密集地點,由於接觸人多又難以調查,防疫中心公布行蹤資訊,提供民眾自我確認。一群程式設計師在台灣線上社群「g0v」,推出比對網站,方便確認自己有沒有曾經在相關區域活動。

 

武漢肺炎歷史軌跡比對中,首先可以看到台灣第32例患者(非法移工)確診行蹤,按照網頁教學,先到「Google Maps時間軸」,如果手機保持定位記錄功能,就能從Google下載記錄檔,再按照步驟上傳到網站比對,就能直接顯示自己有沒有與第32例患者,可能在同時間與同地點接觸過。

 

非法移工趴趴走軌跡 上網1秒比對武漢肺炎接觸風險

▲武漢肺炎歷史軌跡比對查詢結果。(圖/截取自武漢肺炎歷史軌跡比對網站)
 

其實就算曾經與第32例患者有一定距離接觸,或是擦身而過,都不需要太緊張,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發布中國COVID-19考察報告,在沒有防備狀態下,病毒可以藉由飛沫與汙染物散布,但沒有透過空氣傳播的證據,目前沒有空氣會散布病毒的報告,也就是1公尺外短距離接觸,感染風險非常低。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提出,武漢肺炎有14個典型跡象,包含:發燒(87.9%)、乾咳(67.7%)、疲勞(38.1%)、有痰(33.4%)、呼吸急促(18.6%)、肌肉或關節痛(14.8%)、喉嚨痛(13.9%)、頭痛(13.6%)、發冷(11.4%)、噁心或嘔吐(5%)、鼻塞(4.8%)、腹瀉(3.7%)、咯血(0.9%)、結膜充血(0.8%),如果曾經接觸確診患者或在高風險地區,出現類似症狀必須馬上聯絡防疫單位協助就醫。

 

同時,報告中指出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不是SARS且與流感相似度不高,是擁有自我特徵的新病毒,目前已知的防範病毒策略,可能難以完全套用武漢病毒傳布。而且人類應該沒有免疫力,因此病毒具有高傳播、某些高風險族群具重大致命後果,會造成龐大的社會與經濟破壞。

 

報告中也指出,武漢病毒疫情初期被認為動物傳染給人,因為許多患者都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但截至2月25日沒有證據顯示病毒的動物來源。追查疫情早期是某個時間點產生人與人傳遞,導致社區疫情爆發,先從湖北省武漢市開始,跟著大規模人口流動,再擴大到整個省分與其他中國地區。

 

另一方面,感染武漢肺炎死亡高風險族群,大部分都是60歲以上,同時有慢性疾病患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癌症等。兒童病患人數可能非常少,病情也會比較輕。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醫美時尚5月號)當臉部比例調整的差不多,就可開始針對軟組織進行調整,如微整形方式可單純將鼻樑打高,但卻無法塑造出較窄且高挺的鼻子,因內部組織與骨頭有關,應先施以手術將骨頭調適好,將鼻子的寬度、長度改變後,再針對細微部分,如鼻樑、鼻頭、鼻中柱,以微整形方式做微調。 打造V形美顏 大餅臉bye-bye...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馬羿縉報導)根據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新一項研究指出,同儕電話的支持,有助於降低產後憂鬱症發生率。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媽媽照顧小孩的責任和行為,就像是沒有下班時間的長期工作,為多數媽媽帶來壓力,不僅是第一胎的新手媽媽,生第二胎的婦女,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更提高兩倍以上。因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做完放射線治療後,回家可以抱嬰兒嗎?」一位正在接受治療的腫瘤病人提出疑問,擔憂身上若殘餘放射線,會影響到寶寶。癌症連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許多癌症病友會接受放射線治療,但有許多患者對放射治療並不了解,甚至存有迷思。病人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是,接受放射線治療後,身上是否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