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非洲豬瘟帶動中國市場缺口,國內豬價水漲船高

非洲豬瘟帶動中國市場缺口,國內豬價水漲船高

美國豬轉賣中國 台灣「豬」事大吉 

中國爆發非洲豬瘟,肉品市場缺口牽動全球豬肉供應鏈;美國豬肉大量轉銷中國,推升台灣豬價逆勢上揚,為國內養豬產業帶來利多。 

文/朱曉發 

防疫不准鬆懈,違規攜帶肉製品入境,一律開罰!」因應非洲豬瘟,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將防疫提升到國安層級,由於疫情各國遍地開花,在全球經濟自成系統下,蝴蝶效應也悄悄為台灣的養豬產業帶來了另一個春天。 

非洲豬瘟帶動中國市場缺口,國內豬價水漲船高

業界粗估,中國去年起爆發的非洲豬瘟以來,恐怕已經造成總畜養量三分之一、高達2億頭的毛豬死亡,換算一年減少2000萬噸的豬肉產出;雖然中國政府對外否認,但進口量大增卻是不爭的事實。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國光是自美國進口的豬肉與豬內臟,就逼近4萬公噸,創下歷史新高數量;但即使如此,中國的豬價仍是步步走揚,近期每公斤已達20元人民幣的天價,在在凸顯中國缺豬問題的嚴重性。 

疫情「豬」連甚廣! 種豬也遭殃 產量回升不易 

非洲豬瘟雖因中國大規模淪陷而受到全球關注,但事實上,中國並非唯一疫區,光是亞洲地區,包括中國、香港、柬埔寨、北韓、越南、寮國都已經淪陷;就連中國進口豬肉來源的北美與歐洲,烏克蘭、俄羅斯、比利時等也陸續傳出災情。「以中國為例,2億頭豬代表著2000萬公噸的豬肉供給缺口,美國一年的產量僅1400萬公噸,全部賣給中國都還不夠。」進口業者分析。 

尤其,亞洲國家普遍以豬肉為主食,需求穩定,但毛豬從小豬出生養到出欄,最起碼要5到6個月,畜養時間長,還要擔心除了非洲豬瘟外,可能還會出現藍耳病、小豬下痢等其他疫情,且此次部分地區是連種豬都因疫情而遭撲殺,生產量要回升,恐是漫漫長路。 

「台灣當年一個口蹄疫,花了20幾年才做到拔針,到現在都還沒辦法回到當初的榮景,非洲豬瘟比口蹄疫更難纏,對全球毛豬供給要花多少年才能回復?恐怕幾年內都看不到。」國內某大飼料廠主管私下表示。 

不過,也正因為全球豬肉供給短期內難以復甦,再加上中國市場缺口擴大,只要台灣能守住防線,養豬業反而將成為此波豬瘟疫情下的受惠者。

台灣的毛豬產業在經歷過口蹄疫後長期蕭條,小農已經陸續離畜,大廠勢力崛起。多家飼料大廠趁機透過收購豬場或是契養的方式擴大版圖,扭轉過去由台糖獨霸的局面,已經默默地轉成卜蜂最大,大成緊追在後,並與台糖分庭抗禮。 

市場預估,光是卜蜂的毛豬,年畜養量就達40萬頭以上,大成也有35萬頭的水準,而台糖預估在33萬至35萬頭左右。 

根據統計,國內毛豬畜養量約600萬頭左右,距離口蹄疫爆發前高峰的1400萬頭,僅剩下43%。以每天屠宰量2.3萬頭計算,過去,國產豬肉的年產量頂多90萬噸,同時每年還需從國外進口約8萬噸的豬肉。 

本來供給量就不寬裕,現在又有非洲豬瘟攪局。受到中國自美國大量進口豬肉,帶動6月分美豬的價格,從先前每英磅30美分,倍增至65美分,價格高漲削弱市場競爭力,進口業者預期7月的進口量就會下降,少了進口豬肉的競爭,「國內的豬價不要說今年底,到明年恐怕也下不來。」業者認為。

【延伸閱讀】

獨創技術領先全球 打入中國、中東市場》瑞基搭上豬瘟題材 獲利挑戰翻倍

資金急轉彎 市場追捧內需、食品、紡織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財訊雙週刊》官方網站;《財訊雙週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癌症已連續逾30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然而,兩性癌症死因又有何異同呢?  106年女性十大癌症死因排序為:1. 氣管、支氣管和肺癌(死亡率:每十萬人口 28.7 人)2. 肝和肝內膽管癌(死亡率:每十萬人口 22.4 人)3. 結腸、直腸和肛門癌(死亡率:每十萬人口 21.2 人)4. 女性乳癌(...

閱讀詳情 »

鵝肝是法國傳統名菜,連對動物內臟退避三舍的西方人,都難以抵擋這道美味佳餚!鵝肝是鵝或鴨子每天灌食三次,為期四周,使大量過剩的脂肪在其肝臟積聚,最後得出腫脹肥大的肝臟,這就是我們吃的鵝肝,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如果我們也是大吃大喝,其實也是在灌食自己,養出自己的鵝肝,根據統計,台灣約...

閱讀詳情 »

炎炎夏日來到,大家知道皮膚要防曬,卻忘了眼睛也要防曬!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一般民眾在太陽底下曬兩小時,視力不只提早老化,更容易引起黃斑部病變、白內障,甚至有失明危機;而且眼睛是人體血管密度最高的器官,夏天要保護眼睛,同時要保護血管,避免罹患「眼中風」。 眼睛為什麼會曬出病?長庚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