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非流行期仍冒2重症 15歲少年腸病毒「顫抖、發燒、嘔吐」住院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雖然目前並不是國內腸病毒流行期,但家長還不能掉以輕心!疾管署今(18)日公布,上周新增2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北部15歲少年及東部6歲女童,其中15歲少年於1月7日至9日間陸續出現「雙手顫抖、肩頸疼痛、發燒、嘔吐」等症狀,第2次就醫時緊急收治住院,期間還有步態不穩情形,還好最後痊癒。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另一名6歲女童則是於1月17日出現發燒、口腔潰瘍、手腳紅疹及嗜睡等症狀,18日因嘔吐、意識模糊等情形住院,經檢驗審查確診;目前2人經治療後症狀均改善並已出院。

別以為腸病毒只找小小孩,儘管腸病毒高危險群為5歲以下。但林詠青強調,去年年紀最大重症患者為17歲,近幾年甚至還有34歲罹病造成重症的個案,雖然不常見,但腸病毒並非幼兒專利,青少年甚至是成人都有感染的可能,只是大多症狀較輕微,與感冒不易區分,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正確勤洗手。

下周適逢開學,為避免腸病毒透過學童頻繁互動傳播,或隨學童帶回家中感染其他幼童,疾管署提醒,民眾應加強教導學童落實正確洗手等良好衛生觀念,並注意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與清潔。幼童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落實生病不上課,以避免與其他幼童頻繁接觸造成交叉感染。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國內腸病毒疫情目前處於低點,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群為主,不過,腸病毒71型仍持續活動。今年累計有4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均感染腸病毒71型;近3年同期則分別為0例、3例(克沙奇A4型1例、克沙奇B1型2例)、3例(克沙奇A10型、腸病毒71型及腸病毒D68型各1例)。

疾管署強調,由於5歲以下幼兒仍是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提醒民眾於幼兒感染腸病毒後一周內留意其病情變化,一旦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務必立即送大醫院治療。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北部30歲女罹流感未就醫 發病2天後「一起身就倒地」當天不治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添子彈」網紅捐200萬 指揮中心回應了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防疫,並配合行政院宣布全國通用的實聯制新系統「簡訊實聯制」今(19)日上路,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率先將全國服務據點,包含署本部、各分區業務組7處聯合服務中心及22處聯絡辦公室,已將簡訊實聯制之QR Code,張貼於服務據點入口供洽公...

閱讀詳情 »

【記者 朱達志/台東 報導】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越趨嚴峻,進入醫院均須實聯制登記與量測體溫,為減少民眾進出醫院增加風險。台東基督教醫院明(二十)日起在開封街廣場陶板牆旁,增設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窗口。凡持有第二、三次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週一至週五上午9:00至中午12:00,可持健保卡及慢箋,到...

閱讀詳情 »

【記者 沁諠/台北 報導】 國內新冠疫情突爆嚴重!中醫與衛福部中醫藥研究所共同研發的「清冠一號」中藥帖,獲衛福部緊急授權,最快本週就能取得臨時藥品許可證,確認能有效治療新冠肺炎。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柯富揚表示,清冠一號早已取得外銷許可證,而國內還未能販售,只待衛福部核發內銷藥品許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國即起同步提升至三級警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9)日也宣布,將針對確診者的「熱點」足跡,運用相關資訊系統一一整合,畫出熱點區域,「這區域就是最多確診者去,有可能是感染源」,且該區就要求增設篩檢站。 繼雙北市5月15日提升三級警戒,短短才4天時間,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