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非類固醇止痛藥使用廣 過量恐傷肝腎要小心

非類固醇止痛藥使用廣 過量恐傷肝腎要小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止痛藥別亂吃,以免傷肝腎!舉凡是頭痛、牙痛和肌肉痠痛,都可經由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止痛;但是,藥師提醒,吃止痛藥必須是當吃則吃,當省則省,不要長期依賴止痛藥,且每人每天服用止痛藥劑量應在4g以內,否則長期或過量服用恐有傷害肝腎的危險。

肌肉疼痛、頭痛、牙痛都可緩解

亞東醫院藥學部組長王怡茹藥師表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的使用情況非常廣泛,肌肉疼痛、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感冒頭痛、牙痛等,都會使用到;最常見的就是含有乙醯胺酚的普拿疼以及布洛芬,而且由於都是指示用藥,民眾往往在出現疼痛時,就會去藥局和藥事人員諮詢後,就可購買服用。

醫療上多是短期使用三至五天

藥就有如雙面刃,能治病也能致病;王怡茹組長指出,止痛藥千萬不要濫用,而醫師開給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在醫療上多是短期使用,不會超過二周,大多是使用三至五天。而且針對65歲以上老人,有高血壓、糖尿病,還要追蹤腎臟功能,必須每三個月至半年抽血檢查。

疼痛解除與症狀改善就要停用

至於非類固醇止痛藥的使用也有其原則,王怡茹組長強調,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要記住一個原則,就是當用則用,當省則省,必須短期依症狀使用,使用時並應依標準劑量,每人每天服用劑量應在4g以內,一旦疼痛解除與症狀改善,就要停止使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7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身體有瘀青而且不會消失的人要注意了,您有可能得到紫斑症。亞東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林世強表示,發生紫斑症主要是因為血小板過少,免疫功能失衡,容易造成出血的情況,尤其是有肝病的人一定要特別注意。紫斑症是指體表出現出血點或是淤青的現象,受壓後這些血點或是淤青並不會消失。造成紫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在台灣,平均每100位新生兒就有三位罹患蠶豆症,而客家人罹患的機率又更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李銘峻表示,蠶豆症患者在藥物、環境,以及食物上要小心,否則恐引發溶血造成死亡。李銘峻主任說,蠶豆症是因為身體缺乏一種酶,而造成身體無法代謝,因而容易引起黃疸及溶血。黃疸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現代人往往孩子生的少,許多新手爸媽育兒經驗不足,又缺乏社會參照,在不了解孩子的發展里程之下,常可能忽略幼兒語言發展遲緩的狀況。臺北市衛生局於102年首創「早期療育ING,發展進階不NG」親子工作坊,透過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以「早期療育」與「親子共學」來協助,有效提升家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腰酸背痛不是病,痛起來是真要命!」是許多急性下背痛患者的心聲,只要一動作就會疼痛,舉凡起床、洗臉、刷牙、咳嗽、打噴嚏、坐下、起身或走路,都會帶來疼痛感,有些人甚至連基本的呼吸,都會產生刻骨銘心的刺痛。醫師提醒下背痛患者,可透過隨時保持挺胸縮小腹,來維持正確姿勢,避免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