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面對同樣病毒,為什麼輕重症不一?疫苗是最佳解方嗎?

小時候聽祖母說:「端午那天午時的雨水,能治百病。」我卻漸漸曉得,有助於百毒不侵的「雨水」,並不需要一年一度的「等候」,也無需仰頭懇求「上天」;端看你是否願意「啟動」導引自身體內的源頭活水,就此啟動遠離疾病的關鍵能力。

面對同樣病毒,為什麼輕重症不一?疫苗是最佳解方嗎?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面對同樣病毒,為什麼輕重症不一?疫苗是最佳解方嗎?

 

吹同樣一陣風、淋同樣一陣雨,你是否好奇:為什麼有人感冒頭痛、頸僵、鼻水、咳喘,乃至全身痠痛發燒,有人竟完全沒事?

與同樣的病毒相遇,你是否想過:為何有人就此病入膏肓甚至死亡,有人竟只輕症,甚至毫無症狀?

那麼,造成人們有、無症狀,輕、重症,生與死之巨大差別的「關鍵能力」,究竟是什麼?

中醫說能抵擋「邪氣」的,是「榮氣/衛氣」、「經脈之氣」

今人稱能對抗病毒的是「免疫力」;中醫說能抵擋「邪氣」的是「正氣」。

 

超越《穴道導引》的,《穴道導引應用錦囊》

五度經冬歷春、夏鍊三伏的身體經驗,使我對於穴道導引彷彿啟動自身體內「鬆開」的魔術方塊,是如何助人舒筋、活血、養氣、安神?又如何能倍增其效用?似乎有更深刻的體悟與認知。如近年操練時發現:倘讓集中於穴道的用力向度更豐富(如讓用力收緊的方向分內、外),則氣血會越活絡,放鬆也將更為徹底。

 

打開七大錦囊,便於找到重返鬆柔自我的解方

滿足五年來讀者不斷詢問:何等體況合適操作何招何式的迷茫,方便應用,全書分七大錦囊。分別傳授扎實基本功、放鬆肩頸功、疏通背脊功、柔軟頭皮活絡顏面功、強心健肺功、助消化不便祕功、靈活四肢提高骨質密度功。每招每式皆條述穴道預覽、操作步驟、圖解示範,鍛鍊全身簡單易懂。關於七個錦囊名稱,我要特別感謝盧廣仲與吳幸倫兩位小夥伴的創意發想,尤其盧廣仲賦予眾多趣味橫生的錦囊、招式之名,呼喚招式名稱的時候,彷彿給各錦囊譜上美好的微笑樂音。

 

習鍊穴道導引,不是培育一支追著病毒跑的疫苗,而是錘鍊身體的根本

外在世界是不斷變動的,氣候時令是更迭流轉的,在每一場病毒不斷向人類叫囂喧戰的擂臺賽裡,病毒可以變種,病菌可以超級,人類這時忽然顯得渺小脆弱不堪一擊。總是以萬物靈長自居的人類,是否不該只被動地等待疫苗像救世主一樣地出現,而是該躬身自省:平日是否輕忽鍛鍊自身?就算曾是削鐵如泥的利器,如今鏽了鈍了,怎能上陣發揮當關抗敵之力?

習鍊「穴道導引」不是培育一支必須不時修正改造的疫苗,而是不斷厚植錘鍊身體的根本。當「穴道導引」成為同起床、如廁、梳洗、開窗、用餐般每天已習慣的事項之一,那麼修習「穴道導引」的造境,絕不僅止於預防外感、對抗病毒這一階。歡迎就此來到舒展至柔之筋、陶養浩然之氣的武俠世界。

 

面對同樣病毒,為什麼輕重症不一?疫苗是最佳解方嗎?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鬆開的技、道、心:穴道導引應用錦囊

 

【更多資訊請上《天下讀者俱樂部》;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冷的時候,年紀大及慢性病者更應留意心血管健康!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蔣俊彥指出,門診觀察,近年來台灣人口越來越老化,高齡人口越多,慢性疾病的比例也越高,尤其是心房顫動的盛行率越來越多,而心房顫動容易產生血栓導致缺血性中風。 門診就有一名71歲男性,有高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4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個案(案17414-17415)及4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由於國內疫情再度升溫,指揮中心縮短第三劑疫苗間隔,不過1922疫苗預約平台已關閉,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下...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美國癌症研究組織(AICR)又到大家喜歡的草莓季節,美國癌症研究組織,特別推出10分鐘食譜-草莓奇亞奶昔,讓喜歡草莓的你,可以享受酸甜好滋味又攝取到豐富的營養素。推薦閱讀: 【糖尿病食譜】草莓杏仁燕麥片~有戀愛感!由水果、牛奶和奇亞籽混合而成的飲品...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每天睡滿8小時,生活作息正常,為什麼還是整天打哈欠?一直覺得很累?如果你也是這樣,專家建議,最好快從「內分泌荷爾蒙系統」、「營養狀態」、「睡眠檢測」三面向下手,揪出慢性疲勞的元兇,才不會連到了假日也沒辦法打起精神。 每天都睡不飽是多數上班族心聲,聯欣診所功能醫學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