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 演出超夯韓劇《太陽的後裔》建築工人「高班長」一角的南韓演員南文哲,傳出因為罹患大腸癌,不敵病魔逝世,享年50歲。大腸癌的初期症狀不明顯,好發年齡為50歲以上,那民眾要如何察覺並就醫呢?台北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高彬勝替民眾說分明,有關大腸癌的前兆症狀、治療,以及預防方式。 高彬勝:會腹痛、拉肚子、便秘、解血便、噁心、嘔吐、腹脹,這些腸胃道種種症狀。經由醫生評估後,可以做大腸鏡檢查,健保有給付。 高彬勝:大部分癌症分四期:如果第一期的癌症,一般是手術後就結束,不用做化療;第二期的癌症,部分需要做化療;第三期以後、第四期,依照國際標準建議,要接受化學藥物治療。第二、第三、第四期的化療藥物,都滿標準。【推薦閱讀:大腸癌高居十大癌症發生率榜首,醫說:「不用麻醉,這樣檢查也不會痛」!】 高彬勝:臨床上,糞便潛血應該是用在沒有症狀的病人,這個病人沒有腹痛,沒有任何腸胃道出血,只是為了去找出息肉或癌症,才需要做糞便潛血。 糞便潛血檢查安全,不代表大腸沒事。理論上,不管身體有沒有症狀,糞便潛血是一個參考值,不是絕對值。大便潛血陽性跟陰性來講,陽性只是比陰性病人得到息肉、大腸癌的比例還高,大便潛血陰性,不代表身體沒有腫瘤或息肉,所以大便潛血沒事,不代表身體真的沒問題。 高彬勝:分為生活型態與醫療部分。 1.平常抽煙、喝酒,會稍微增加大腸癌的發生機率。 2.飲食:一般建議不要吃加工肉類、加工紅肉,像牛肉、豬肉這些紅肉燒烤比較不好。 3.運動:體重不要過重,對預防大腸癌有幫助。 4.醫療:要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或者大腸鏡檢查,如果有息肉,把它切掉,就不會變成癌症,這也是一個預防方式。 定期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可以降低死亡率及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的機率,50歲至未滿75歲民眾可多使用政府補助的大腸癌篩檢,每2年1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感謝暐順集團捐獻一座行動採檢亭中醫大行動採檢亭啟用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今日啟用行動採檢亭,院長陳自諒感謝暐順集團熱心公益,肩負社會責任,為辛苦的醫護人員量身打造,捐獻一座行動採檢亭和羅氏Liat新冠病毒快篩試劑以及鼻咽專用病毒採檢拭子及採檢管。暐順集團董事長林妮穎指出,向站在第一線辛苦的醫護同仁致上最高的謝意和敬意...
閱讀詳情 »【有影】疫情突冒新高峰!單日+583 死亡+17 陳時中點名苗栗恐成下一爆點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羅偉哲/台北報導 疫情高現新高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一口氣新增58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64例本土個案及校正回歸本土個案219例。且確診個案中又新增17例死亡。陳時中直言「跡象比較不好」,並進一步點名苗栗縣...
閱讀詳情 »【有影】疫情新高峰!陳時中歸究「年輕人防疫鬆懈」 大喊端午節沒必要返鄉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程子奕 羅偉哲/台北報導 全台三級警戒一度見效,但今(3)日疫情卻突然再飆出單日新增583例(含校正回歸)的新高峰,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都脫口「跡象不好!」,尤其年輕人染疫比例陡升,陳時中歸究於是年輕人看到前兩天疫情稍緩而鬆懈了,...
閱讀詳情 »第二波疫情來了?陳時中堅不鬆口升四級 背後考量曝光全怕這2點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看似下降維持僅二天,短短48小時內卻又爆出大量校正回歸個案,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甚至又飆出疫情新高峰,單日新增583例,是否代表該升四級警戒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態度依舊強硬,強調「談這個還言之過早」,透露不升級考量的是怕管制疲乏會提早發生,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