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測本週全球新增50萬確診 專家曝這兩指標很關鍵

預測本週全球新增50萬確診 專家曝這兩指標很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新冠肺炎延燒,全球本週將新增50萬確診?台大公衛副院長陳秀熙23日表示,預測扣除中國8萬人,全球至3月28日確診人數將累積達73萬人,並希望各國防疫升級,讓預測錯誤。此外,台大公衛運用各國陽性率和病例再生數計算成數學模型,建立「社區流行陽性率臨界指標」,估算台灣疫情控制良好,尚屬安全,但呼籲針對預防未來社區流行的封鎖進行超前部署。

預測本週全球50萬確診 累積73萬例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型,已有30幾萬人感染,1萬3千人死亡,陳秀熙指出,新冠肺炎早非生物病毒,已是社交病毒,一週內疾病負擔增加2倍,全球健康經濟損失14億美金。他更預測,扣掉中國,本週周全球將新增50萬案例,至3月28日確診人數將累積達73萬人,這兩週是全球的大流行高峰期,也表示希望預測錯誤,如果各國防疫更嚴厲,數字就有可能高估。

病例再生數和陽性率 疫情評估指標

為評估疫情,可參考病例再生數和陽性率兩項指標,台大公衛將各國陽性率和病例再生數計算成數學模型,建立「社區流行陽性率臨界指標」。

陳秀熙解釋,病例再生數超過2,陽性率臨界指標逾3%,代表社區大流行;病例再生數介於1-2之間,陽性率臨界指標2%,代表雖流行但可控制;至於病例再生數低於1,陽性率1.5%,代表疫情控制良好。

目前歐美有些地區陽性率臨界指標近30%,要降至3%以下才可能控制,至於台灣還在1以下,陽性率低於1.5%(0.3%),顯示控制良好。陳秀熙強調,只要低於1.5%就算安全,當台灣陽性率臨界指標大於3%,就會演變社區流行,必須做好封鎖措施,當陽性率1.5%、2%和3%,封鎖區域分別是半徑5、10和15公里。

機構小型感染 專家:做好疫調、隔離可消除

至於近期有照護機構護士確診,若有機構群聚感染怎麼辦?陳秀熙提到,根據歐美經驗,任何機構發生小型群聚感染,不需要全面封鎖,只要做好疫調、居家隔離,這種小型群聚感染自然可以消除。除非是小型感染進入社區、且是不明感染源,才考慮封鎖社區,作為提前部署。

【延伸閱讀】

高血壓起伏不定好危險! 「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助24小時穩定控壓

簽署器捐卡 讓愛延續生命更圓滿

疫情延長寒假釀學童近視! 掌握孩子2方面避免高度近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5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骨質疏鬆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民間常以龜鹿二仙膠補筋骨,但在市面上價格差異大,品質不一,還屢傳出假貨。衛福部彰化醫院啟動中西醫合作,經西醫檢測為骨鬆,願意者轉介至中醫以龜鹿二仙膠濃縮丸治療,並以健保給付,大部分患者服用3個月後抽血檢測,都減緩了骨質流失。單純骨鬆治療須自費...

閱讀詳情 »

有時候想運動卻好像提不起精神?走到健身房卻有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如果常出現這些狀況,那你一定要特別注意「運動前」的補充!生活忙碌,好不容易擠出的運動時間,當然要有最好的效率,今天營養師就來帶著大家在超商選食,讓我們每次都能活力充沛的邁開腳步,享受運動! 補充能量,你需要足夠的碳水化合物 講到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六十二歲的魏先生,二十多年來都有喉頭異物感、口臭及口苦等疑似胃食道逆流等症狀,平時藉著制酸劑舒緩,直到症狀加劇,因胸悶、胸口灼熱而就醫。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翁銘彣醫師經胃鏡檢查後發現,魏先生不僅有嚴重的逆流性食道炎,食道竟然有長達十公分的食道腺癌之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合併...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根據國健署2017年統計台灣的小一學童已有20%患有近視,到了小六近視比例竟高達7成,這麼小就得到近視,長大之後成為高度近視的機率就更高,更容易導致其他嚴重眼疾產生,嚴重還會有失明的可能。 台灣防盲基金會董事長蔡瑞芳醫師,就曾經歷過1位11歲學童的慘痛案例。小妹妹因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