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預防「慢性疾病」不能等!中壯年更要注意 五大網友熱議慢性病

預防「慢性疾病」不能等!中壯年更要注意 五大網友熱議慢性病

文/施佩儀

人生在世,生命就這麼長,我們都希望能避免病痛纏身,別在身心靈折磨的痛苦中渡過一生。但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公布的十大死因中,有半數與慢性疾病相關,其中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位居前五名,約有4萬人因此失去寶貴的性命,可見慢性疾病正在威脅著現代人的生活。

隨著網友健康意識抬頭,如何預防慢性病的討論也大大提升,《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傾聽網友心聲,找出網路討論度最高的五大慢性病,快來了解如何預防慢性病找上你吧!

NO.1 癌症

蟬聯榜首39年!日前衛福部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癌症再次站上第一名,癌症看不到也難察覺,從生活中小病小痛逐漸吞噬你的健康,其中又以氣管、肺部、肝膽和結腸癌等最為嚴重。

國人因工作繁忙,三餐不正常,常常暴飲暴食,加上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肥胖等因素,長期下來不知不覺中影響身體健康,恐導致癌症找上門,不過幸運的是,政府有免費提供四癌篩檢服務(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篩檢可以及早發現癌症或其癌前病變,早日治療,還可以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

NO.2 心血管疾病

網友最注意也最關心的慢性病第二名,就屬「心血管疾病」,此一疾病與天氣、不良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且近來台灣天氣時而冷、時而熱,四季天氣說變就變,對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長者的危險性也隨之升高。

心血管疾病高居台灣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平均十分鐘就可能奪走一條寶貴的生命!馬偕紀念醫院總院葉宏一副院長表示,腦中風、高血壓、腎臟病都是標準的心血管疾病,甚至榜上第四名的糖尿病,也始於心血管疾病,這些外表看不到、隱藏在身體內的致命危機,堪稱是「隱形殺手」。

根據衛福部105年到1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國人18歲以上高血壓、高血脂盛行率分別是25.8%、21.6%,此外,過去好發在年長者,近年來,年輕族群的心血管疾病越來越多,讓人不得不重視,然而如何遠離心血管疾病?葉宏一副院長提到,三高(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抽菸、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壓力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因此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多運動、控制飲食,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國健署於每年的「世界心臟日」宣導有關心臟健康的知識,今年更特別與「國民阿嬤」陳淑芳合作,宣導心血管疾病防治,特製可愛長輩圖,提醒大家要注意「心」健康提早察覺心血管疾病風險及政府提供40~64歲的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健康檢查。此外,民眾也可製作專屬自己的貼心小叮嚀,將心血管疾病、定期健檢的資訊分享給親友與家人。

NO.3 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也是俗稱的「失智症」,該疾病會導致記憶、思考和行為問題,進程緩慢,症狀隨著時間惡化。研究發現,它有近七成的高風險來自於遺傳,不過這並非無解,只要多動腦、多運動、多和社會互動,讓腦袋持續運作就能降低風險,此外,也要避免三高、頭部外傷、遠離憂鬱,會讓腦袋更健康。

NO.4 糖尿病

在多項慢性疾病排行榜中,糖尿病也是「無聲殺手」!因為糖尿病初期是沒有症狀的,許多人發現自己出現多吃、多喝、多尿或體重減輕等症狀時,才驚覺自己患有糖尿病,錯失早期改善的機會。

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就發現,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值介於100-125mg/dL)盛行率約25%,也就是每四人就有一人處於糖尿病前期,嚴重性不容小覷。

近年也有不少20、30歲的年輕人罹患糖尿病的案例,在Dcard就有網友分享,因為久坐辦公室導致體重增加,有陣子卻突然越變越瘦,腳上傷口也都好不了,才去做血糖檢查,沒想到被診斷出糖尿病,當下真的是晴天霹靂,也讓許多網友正視到糖尿病的威脅。

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險因子之一,約有5-10%會患有糖尿病,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腎臟病等併發症的風險。糖尿病前期是可以逆轉的,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遠離糖尿病要從健康生活做起,搭配適度運動、改善飲食、改善不良的生活型態,可以降低五成以上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在社群聲量較高的文章中,發現國民健康署也在11月份「世界糖尿病日」於社群平台推出【遠離糖尿病 要怎麼做】的小遊戲,網友回饋及討論度高(如附圖),日常生活中做好體重和腰圍控制,定期檢查自身的血糖值是否超標(空腹血糖標準值為70-99mg/dL),能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NO.5 精神疾病

隨著科技進步、人際社會複雜,衍伸出許多文明病,像是近來國片《瀑布》探討的思覺失調症、《我們與惡的距離》也拍出精神疾病嫌犯隨機殺人故事,根據國外研究,精神病患者比正常人有更高的自殺傾向。

精神疾病比起一般疾病更容易被忽視,嚴重的話可能產生自殺的念頭或身體病變,因此可多關心與留意身邊的人,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正向態度,別讓憂鬱找上門。

預防「慢性疾病」不能等!中壯年更要注意 五大網友熱議慢性病

國民健康署長期以來致力於慢性病防治宣導,讓國人了解慢性病因、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及早預防,今年結合世界心臟日、世界糖尿病日,透過名人影響力、網路活動等,都讓討論度大大提升,希望民眾能及早預防,遠離慢性病,愛自己也是愛家人。

延伸閱讀

✎ 才剛開電腦就忘記自己要幹麻?最常見的十種老人毛病!

✎ 常便秘會得大腸癌? 醫生說真相:這些習慣才更可怕

✎ 吳朋奉因「腦中風」猝逝!遠離心血管疾病3C自我管理一定要知道

 

小編精選新聞不錯過,馬上點選加入

【網路溫度計telegram】

telegram台灣版 https://t.me/dailyviewtw

telegram香港版 https://t.me/dailyviewhk

有想看的排名主題?請不要猶豫告訴我們吧

提供題目►https://pse.is/JW2G2

加入網路溫度計電子報臉書粉專IG官方帳號,追蹤最即時火熱的網路新聞!

 

相關推薦

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共6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北市占2例。而日前台電大樓爆發職場群聚感染,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目前台北市府對於整棟台電大樓的疫調都有掌控到。柯文哲說明台電大樓職場感染事件,在7/23時就有找出一個案例,不過該案是有清楚的感染源,北市衛生局也就開始做匡列、疫調,當時隔離了16個,觀察了20幾...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顗哲/台北 報導】國際疫情再起,台灣防疫鬆綁不鬆懈,除了使用酒精、戴口罩、勤洗手,遵從政策接種疫苗也是保護自己的方式,全台為了衝高疫苗施打率,開放全台基層診所設置施打站方便民眾接種。 小兒科診所除了協助施打之外,正常營業仍以服務小兒病患為主,因此非常重視集中施打疫苗時如何加強防疫;以0-...

閱讀詳情 »

【記者尤華恩/台南報導】今(20)日全國新增6例本土個案,台南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台南市長黃偉哲首先感謝醫護人員及全體市民的努力,並針對報載新一輪疫苗預約爆滿一事做說明,黃偉哲表示,統計結果尚未完成,目前台南市預約施打高端疫苗的民眾有近7萬人。今日中午預約平台已關閉第六輪預約,錯過這次的民眾可在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民眾黨立委邱臣遠今(20)日表示,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規劃設計推出的「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網站,從7月6日上線以來出包多次,塞車、當機事件頻繁,更傳出恐有個資洩漏的嚴重疑慮,因此今日召開記者會要求相關單位立即檢討。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專陳時中於今日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