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失智症 研究:喝柳橙汁和綠茶

預防失智症 研究:喝柳橙汁和綠茶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社會邁向高齡化,失智症有逐漸增加趨勢,但造成失智的原因,難道和腦過勞有關嗎?衛福部樂生療養院神經內科醫師賴軍皓指出,失智症六成為阿茲海默症導致,其次則為血管性失智症,約佔兩成,其中誘發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為年齡和種族,至於血管性失智症則可能因年齡、高血壓、糖尿病等所導致,目前雖有研究指出,工作時數與失智症呈非線性相關,但是否為因果相關尚有待證據支持。

出現嗅覺減退 恐是失智症徵兆

失智症患者會出現記憶力減退、解決問題有困難、無法勝任原本熟悉事物、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言語書寫出現困難,甚至造成判斷力變差,個性改變等情況;賴軍皓醫師表示,國外研究也發現,若發現嗅覺減退,甚至連洋蔥味道都聞不到,就恐是失智徵兆,且某些病患可能在認知障礙浮現前,就出現類似症狀,但因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嗅覺減退,因此若出現類似症狀時,應進一步接受檢查評估。

地中海飲食 有助降低罹失智症風險

如何預防失智症呢?國內外研究就發現喝柳橙汁、綠茶,甚至吃魚能達到預防效果;賴軍皓醫師表示,像是多攝取蔬果、豆類、堅果或使用橄欖油等未飽和油脂來烹調,且多攝取魚類,並減少喝酒等,都有助於降低罹病機率。台灣失智症協會報告就顯示,透過地中海飲食,不僅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等風險,對於阿茲海默症發病的相對風險也下降約7成。

失智症成因 以阿茲海默症占多數

目前仍未有任何藥物能有效治癒失智症,因此唯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真正遠離失智症找上門;賴軍皓醫師強調,在現今預防失智症研究中,仍以阿茲海默症為大宗,且隨著失智症研究發展,對於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因子也越來越了解,因此平時除了多動腦,並養成規律運動,甚至進行地中海型飲食等方式,都能有效幫助降低罹患失智症。

【延伸閱讀】孕產期顯示健康風險 第五孕期照護是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不正確的飲食結構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原因,所以,高血壓患者除了要積極的進行藥物治療以外,還應注意科學的飲食方法。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有具有一定的降壓作用。 黑木耳:黑木耳是通過改善血管作用,從而達到降壓的目的。被人們稱為「素中之葷」,適用於各種高血壓疾病的患者,尤其是高血壓伴有動脈粥樣硬化...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傳說故事】 相傳唐代有個叫劉簡的人,平生愛慕仙道,聽說哪裡有名山仙跡,定要雲遊覽拜訪。開元(公元713-741年)初年劉簡遇到一位自稱「虛無子」的採藥老人,虛無子被劉簡鍥而不捨的精神所感動,便把他帶到自己的藥園參觀。虛無子對他說:「長生不死是不可能的,但長壽是可望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南市一名64歲男性從事農業,月初出現意識模糊、發高燒等情形,就醫持續嘔吐、昏迷,住院一周仍未好轉,經檢驗確定感染日本腦炎,目前個案仍住院治療。疾管署提醒,家舍附近有豬舍、水稻田是日本腦炎高風險環境,建議接種疫苗預防。 個案為高危險群 疾管署南區管制中心主任張朝卿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80多歲阿嬤,長期有服用降血壓藥物的習慣,某次健檢時發現空腹血糖108mg/dl,屬於糖尿病前期,雖醫護人員提醒應注意飲食,且養成運動習慣,但短短三個月後再健檢時,卻發現阿嬤空腹血糖飆升到135mg/dl,確診為糖尿病;鹿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余宜叡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