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避孕器走失 醫提醒每年超音波檢查

預防避孕器走失 醫提醒每年超音波檢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避孕器是一般婦女常用的避孕方式之一。裝置避孕器可以在門診進行,相當方便。但是避孕器放在人體子宮內,頂多只能放個3~5年。若長期放置避孕器,容易穿入子宮壁中,甚至穿出子宮外到達腹腔之內;也容易導致經血變多、分泌物增加等副作用。此外,放置避孕器萬一又懷孕,也多半是嚴重的子宮外孕,需要另行開刀治療。因此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婦產科醫師林文斌提醒,放置避孕器的病患一定要特別注意,每年必須以超音波檢查一次,看看避孕器的位置是否正常。

避孕器超過有效期限 一定要移除更換新品

萬一超過了避孕器的有效期限,也一定要請醫師先行移除,再更換新品。倘若位置已經移動(趁避孕器仍存在子宮之內時),儘早於門診取出,以免避孕器繼續移動向前位置,侵犯腸壁導致腹痛甚至腸壁破裂,造成更嚴重的問題。

腹腔鏡手術可治療迷失的避孕器

以腹腔鏡手術來早期檢查或治療避孕器迷失,是一種絕佳的選擇。因為一、兩個腹部上的小傷口,就可以檢查處理,避免病患需要動大刀的機會。在手術之前,醫師通常還會以X光攝影來確定避孕器的位置。在林文斌醫師處理過的近二十例病患中(包括金門兩例),明顯可以發現發生子宮避孕器穿出的病患,大多是以避孕器作為最後的永久避孕手段(也就是孩子數目已足夠、不打算再生時),而且疏於找婦產科醫師定期追蹤檢查,才會導致這種後果。

確定不想再懷孕 結紮手術是好辦法
醫師提醒,如果婦女已生了第一胎,第二胎還想再生,但沒打算那麼快懷孕,避孕器是個不錯的選擇。倘若生產胎數已經足夠,確定不想再懷孕,年紀也已經超過了35歲,那麼儘量不要考慮放置避孕器,應該接受腹腔鏡結紮手術才是最好的辦法。而不管如何,只要有避孕器存在體內,就要記得每年找婦產科醫師用超音波追蹤檢查一次,才能確保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熬夜、工作壓力大 熟齡女吞B群仍狂掉髮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1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案448),為50多歲男性,今(2020)年2月初至墨西哥工作,昨(1)日返國入境。墨西哥有症狀 返台告知進一步確診指揮中心表示,個案6月17日至22日陸續出現頭痛、咳嗽、四肢無力及發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常聽有人說吃「消炎藥」可以抗發炎,其實指的就是「抗生素」,但實際上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2者不應混為一談。食品藥物管理署特別邀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許筑鈞藥師解釋,消炎藥與抗生素之間的差異。 消炎藥是可以抗發炎的解熱鎮痛劑,或是類固醇等藥物;抗生素則是用來治療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新冠疫情在美國不減反增!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全球死亡人數竟翻倍成長,顯示新冠肺炎在全世界非常嚴重。據《Worldometer》的實時統計,美國上周六(27日)已超過43,000確診病例,而美國佛羅里達州、內華達州和南卡羅來納州,甚至打破了多數單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韓國骨科醫學會、泰國皇家骨科學會都邀請台灣作為合作夥伴國家,泰國年會主軸更是台灣,是莫大榮耀。」台北榮總副院長、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陳威明,即使不到半年將卸任理事長,比起談自己時顯露的謙虛,談到台灣骨科的國際實力,話中掩飾不了光榮,期待下屆理事長繼續努力,強調台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