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 這些「飲食地雷」你常吃嗎?

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 這些「飲食地雷」你常吃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出現類風濕性關節炎時,患者容易出現四肢多處關節發炎,甚至變形現象。台南市立醫院風濕免疫科鄭傑夫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免疫系統異常而引起的慢性病,從免疫系統產生類風濕性因子或抗CCP抗體,到出現發炎等相關症狀通常需要數年時間,因此若能早期接受適當治療,就能避免關節演變成變形。

掌握地中海式飲食 有助罹類風濕性關節炎風險

一名36歲女性,某次健檢中發現類風濕性因子呈現異常,雖無任何關節疼痛現象,但因考量母親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因此進一步接受檢查;鄭傑夫醫師指出,因個案還未出現任何發炎症狀,因此建議先從生活習慣與飲食調整開始預防,尤其在飲食上可採以地中海式飲食的原則,每週至少2至3餐有魚,且適量攝取禽肉、蛋,與乳製品,並每天平均攝取0.21克以上omega-3,有效降低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風險35%。

抽菸者要注意 罹類風濕性關節炎風險高

鄭傑夫醫師解釋,除了體重過重者或常食紅肉、加工肉類、精緻醣類以及甜食者,容易埋下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包括抽菸者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也是從未抽菸者的1.64倍;另外,牙周病患者則是沒有牙周病者的1.91倍,因此保持口腔清潔也能降低罹患類風濕性關節風險。

遠離類風濕性關節炎 懂得預防是關鍵

此外,因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遺傳有關,若家人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問題,其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尤其最近親屬的「類風濕性因子」與「抗CCP抗體」皆呈現陽性時,發生率更高。鄭傑夫醫師提醒,預防勝於治療,除了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保持口腔清潔,也要擁有運動習慣並維持正常體重,一旦出現關節疼痛,甚至握拳困難時,就應儘早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推動骨鬆篩檢邁向國際標準 萬芳醫院獲SNQ肯定

指關節疼痛打字困難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不捨癌父受折磨 20歲女兒捐肝救父家住苗栗的55歲徐姓患者,本身是C型肝炎合併肝硬化患者,長期以來都在住家附近診所追蹤,2014年11月疑似發現肝腫瘤,同年12月確診為C型肝炎肝硬化合併肝癌。2年多來針對肝腫瘤進行過3次射頻燒灼治療,腫瘤卻仍然不斷復發,讓患者妻子與三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動物內臟腎、肝、貝類等食物,以及香菸常含有重金屬鎘。美國一項五年觀察性研究發現,女性若體內帶有高濃度的鎘,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就會上升約兩成二。美國密蘇里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PLOS One)發表上述研究成果。研究作者希望透過這項研究,可以找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癮君子看過來,你在每一次吞雲吐霧之間,氧氣和充滿毒物的菸霧浸滿了整個肺臟,或許你已經知道菸品的危害。但你可能不知道,抽菸比你想像的更致命!抽菸傷肺 連帶損害造血系統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今年3月,著名期刊《自然》(Nature)刊登了一份撼動醫學界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們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童綜合醫院長期在東南亞各國家辦理義診與醫療說明會,由國際醫療合作發展中心深入了解當地醫療需求,安排醫護團隊到各國進行服務;該院一般外科黃漢斌醫師到馬來西亞古晉參加年度外科醫學會時,巧遇一名馬國籍61歲林女士因胃食道逆流到當地醫院欲進行手術治療,開刀前進行檢查時發現膽石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