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頑固頭頸癌屢次復發 免疫治療藥物助重生

頑固頭頸癌屢次復發 免疫治療藥物助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一名有吸菸習慣的40歲男性,刷牙時發現口腔內有不明腫塊,就醫後診斷為晚期口腔癌合併頸部淋巴轉移,進行手術後,短時間內腫瘤卻不幸復發,即使接受第二次手術搭配化放療,進行術後輔助治療,腫瘤仍再度復發,當時投以標靶及化學藥物治療也不見起色,疾病持續惡化且腫瘤壓迫氣管影響呼吸功能,不得已接受氣切手術以維持呼吸。

所幸,在醫師評估下,這名男子改採新型癌症免疫藥物治療,腫瘤不僅明顯縮小,也順利脫離呼吸器,治療迄今超過兩年,腫瘤幾乎完全消失,生活品質大幅改善,近期也與家人出國旅遊,重獲新生。

手術後復發率過半   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加入治療效果再提升

收治該名患者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連銘渝醫師說,多數民眾也許對頭頸癌感到陌生,其實常見的口腔癌即屬於頭頸癌的一種,更位列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五位。早期頭頸癌以根除性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而國內患者多數在中、晚期才就醫,因為疾病程度較為嚴重,除了手術之外,還須根據術後狀況施以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等輔助治療。

然而,頭頸癌經由手術和化放療後,有一半以上的機率再度復發,使患者陷入持續復發、手術、化療、放療的循環。所幸,近年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已獲衛福部核可適用於頭頸癌治療,提供頭頸癌患者治療的新選擇。


頑固頭頸癌屢次復發 免疫治療藥物助重生

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副作用低   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連銘渝醫師說明,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的機制是活化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細胞,根據第三期大型臨床試驗顯示,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的反應率達15~20%,對藥物有反應的患者,可有效控制腫瘤並延長存活期,生活品質也獲得提升,且副作用相對傳統治療來得小。

尤其是年紀大的頭頸癌患者,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更是扮演重要的角色。連銘渝醫師提到,目前也有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合併其他治療的實驗正在進行,相信未來能提供頭頸癌晚期或是腫瘤復發的患者更好的治療機會。

政府推廣定期口腔篩檢   戒除菸、酒及檳榔不可少

連銘渝醫師表示,抽菸、喝酒與吃檳榔是頭頸癌三大危險因子,國內因嚼食檳榔導致口腔癌的比例遠高於國外,如果發現口腔內長出不明腫塊,或是口腔潰瘍超過兩週仍未痊癒者,都應提高警覺,盡速前往耳鼻喉科進一步檢查。

目前國健署也積極推廣口腔癌篩檢,建議有抽菸、喝酒與吃檳榔習慣的民眾應定期檢測,保障自身健康,若是已確診為頭頸癌的患者,更應戒除菸、酒及檳榔,減少疾病復發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4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2月1日秋冬專案開啟,所有民眾不分身份目的,來台登機時都須有新冠病毒陰性證明,方案一公布馬上引起爭議。現在大部分出境民眾多非旅遊,如果不小心染病無法「回家」,勢必面臨龐大醫療費或隔離費,然而事前1名台商在迦納確診卻能搭乘醫療專機回台,是否有錢就能不管規定,指揮中心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5)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新冠患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5名新冠病患中,第620例、第621例、第622例來自印尼,第623例與第624例來自菲律賓,防疫單位認為個案因檢疫期間期滿前確診,因此沒有匡列接觸者。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620例、第621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學校教育中多以學科為主,藝術和音樂往往不被重視,當學校要降低成本或為升學考量的時候,這些科目就經常會被犧牲掉。但最近有項小型的研究顯示,學習音樂、演奏樂器可以增加孩子的注意力,還能改善孩子的記性,這個研究刊登在《神經科學前沿雜誌》(The Journal Fronti...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師,我的朋友在接受癌症治療中,主治醫師要他去放射腫瘤科接受什麼什麼刀、請問會痛嗎?會流血嗎?會使病人有輻射嗎?」診間常聽見諸如此類的疑慮,顯示「放射治療」對大多數人仍存在許多誤解,其實目前的放射治療已經不像多年前那麼多副作用,現在放射線可提供照射範圍內不同劑量(腫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