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頭暈虛弱、感冒頻率爆增! 女竟合併2種貧血拉低免疫力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血紅素一路狂掉,小心拉低免疫力!一名曾被診斷為輕度海洋性貧血的36歲女性,最近幾個月來,不但常感到頭暈虛弱,連感冒的頻率也有增加,外人看來皮膚、手指、眼結膜都有蒼白的現象,幾次檢查血紅素濃度持續在下降,她卻自認為是海洋性貧血所造成不以為意,最後才發現其實還合併有缺鐵性貧血。

女子之前血液檢查血紅素濃度在11.8至12.5 g/dl之間(正常值為12至16 g/dl),5個月前健檢中發現血紅素濃度降至11.3,自認為是海洋性貧血所造成而不以為意,近期追蹤時又降至9.8 g/dl,這才覺得不太對勁。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問診得知,原來女子聽說海洋性貧血患者體內鐵質易聚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想到有人說肉類補鐵,因此很少吃肉類,想減少鐵的攝取,沒想到卻忽略輕度海洋性貧血患者可能合併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

檢驗果然發現,女子身體鐵質指標鐵蛋白(ferritin)只有3.6 ng/ml(正常值10至200ng/ml),有缺鐵性貧血,糞便潛血檢查陰性並無腸胃道或其他器官慢性出血的問題。經給予鐵劑服用,血紅素濃度與身體症狀逐漸改善。

何一成提到,貧血會引起如頭昏、虛弱、皮膚蒼白等症狀,長期可能對心臟功能、免疫力、學習能力等造成影響;免疫力下降也可能增加各種病毒侵襲的機會。貧血形態多樣,其中缺鐵性貧血是因缺鐵所引起,海洋性貧血以前稱為地中海貧血,台灣帶因者約占人口5到6%。

醫學研究指出,海洋性貧血為遺傳性貧血,重症者需接受定期輸血等治療;輕度者血紅素正常或輕微下降不需特殊治療,要均衡飲食勿攝取過多鐵質,並注意優生保健。

但是何一成強調,輕度海洋性貧血患者可能合併缺鐵性貧血,近1年的門診就看到許多同時合併有2種貧血者,缺鐵性貧血未及早治療,血紅素會持續下降。他提醒,貧血種類很多,治療方式不同,海洋性貧血的血紅素偏低是持續維持偏低的數值,不會一直往下降,如果出現持續下降時,應留意可能合併其他類別貧血,妥善診斷治療,不可隨意自行服用鐵劑,體內鐵過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會對肝臟、心臟、胰臟等造成傷害,不可不慎。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藝文活動防疫全面升級! 文化部:發燒禁看表演、全程口罩+梅花座

澳58歲發病音樂家228在台演出! 國家音樂廳即起關閉、21團員居家隔離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國內1項研究發現,如果持續食用鳳梨,每天至少100公克,3個月後飛蚊症狀明顯獲得改善,且鳳梨吃得越多,改善越明顯。不過,中老年人因常有高血糖等慢性疾病,不宜多吃鳳梨。 該項研究由大仁科技大學藥學系與輔英附設醫院共同執行,歷時3年,共有388名受測者,平均年齡為42歲,依眼前出現的飛蚊影像區,分為低...

閱讀詳情 »

1名年約37歲的婦女長期飽受反覆尿道膀胱炎之苦,不但血尿、小解時會痛,腸子也經常性脹氣,不論注射抗生素或吃藥都無解。日前因高燒住院,醫院為她抽血檢查時發現白血球數超標,血液裡滿佈細菌,同時檢查出她子宮裡長有7、8顆大小不一的肌瘤,其中1顆大約8公分大,向外壓迫到膀胱和尿道,造成頻尿、排尿困難;另1...

閱讀詳情 »

▲高雄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大雨過後,高雄市爆出今年入夏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疾管署今(29)日公布一名居住三民區鼎金里的50多歲男性確診感染較少見的登革病毒第4型,目前人收治住院防蚊隔離中,所幸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而今年以來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都在...

閱讀詳情 »

▲不良排便習慣以及長期蹲坐者都是痔瘡高危險族群。(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廁所時,有些錯誤舉動千萬別犯!一40多歲女性每次廁所門一關,大小便都一樣,非得待上3、40分鐘起跳,原來她一邊上廁所一邊狂滑手機成習慣,沒想到最終引發痔瘡一直出血,幾乎無時無刻在滴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