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頭皮紅疹誤當痘痘?毛囊炎上身小心是健康警訊,4保養法預防

頭皮起紅疹、發癢,誤以為是痘痘引起?中醫師表示,小心,誤把頭皮紅疹當青春痘延誤治療,不但易使症狀加重;從中醫角度來看,毛囊炎不單純只是皮膚病問題,更是身體健康失衡發出的警訊,民眾應積極正視,加以調理、改善,較有保障!

頭皮紅疹誤當痘痘?毛囊炎上身小心是健康警訊,4保養法預防

愛戴厚重毛帽?小心輕忽頭皮通風,恐害毛囊炎上身

不過,毛囊炎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賴睿昕中醫師表示,當皮膚長期處在通風不佳、潮濕悶熱的環境,都有可能使毛囊因刺激而產生發炎反應,引發毛囊炎的發生。

尤其是,冬天氣溫轉涼之際,很多人喜歡穿戴厚重的毛帽來保暖。但值得注意的是,若長期配戴未留意毛帽清潔及頭皮通風,很容易導致頭頂在悶熱環境下出現毛囊炎問題,甚至進一步造成落髮、禿頭等症狀找上門,影響頭皮健康。

頭皮毛囊炎竟是肺胃積熱惹禍 中醫治療方向大公開

中醫則認為,臨床常見皮膚疾病的發生原因,除了與外在環境因素有關外,個人內在體質更是肇因之一。就以毛囊炎來說,其實就是反應民眾長期生活、飲食習慣不佳的臨床表徵。

頭皮紅疹誤當痘痘?毛囊炎上身小心是健康警訊,4保養法預防

中醫認為,毛囊炎其實就是反應民眾長期生活、飲食習慣不佳的臨床表徵。一旦身體出現毛囊炎症狀,代表的其實是體內失衡的狀況早已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一旦身體出現毛囊炎症狀,代表的其實是體內失衡的狀況早已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以中醫經絡的觀點來看,人體的「胃經」起於顏面,下行過胸;而「肺經」則起於中焦,上行過胸。

因此,當民眾有肺胃積熱的情況,熱便容易上壅於頭面。當頭頂過於悶熱導致油脂阻塞毛孔,民眾又未加以留意,便容易導致頭頂毛囊炎問題,嚴重者甚至可能加重掉髮的發生。

故中醫治療毛囊炎多會從改善「肺胃積熱」問題著手,給予桑白皮、金銀花、山楂、大黃等具有清熱作用的藥物加以調理。或是,配合中醫活血藥物、美顏針等方式,來改善頭皮局部新陳代謝、活化毛囊,藉此減緩因毛囊炎導致的落髮問題。

杜絕毛囊炎反覆復發 4大居家保養秘訣非知不可

不過,賴睿昕中醫師也提到,想要根治毛囊炎症狀,除了尋求專業中醫師對症協助外,改變不當的生活習慣更是關鍵!以下提供有頭皮毛囊炎困擾的民眾4大日常保養秘訣,供大家做為平時居家護理參考:

頭皮紅疹誤當痘痘?毛囊炎上身小心是健康警訊,4保養法預防

有頭皮癢問題的民眾,建議冬天應避免戴悶熱的帽子,如果戴了一段時間、感覺頭悶悶的,別忘了要適度擦擦汗,保持頭皮乾爽。

秘訣1/不熬夜:睡眠一定要充足,熬夜容易導致毛囊發炎。因此,想要預防毛囊炎,應養成作息規律、保有良好的睡眠品質。

秘訣2/保持頭皮乾爽:有頭皮癢問題的民眾,建議冬天應避免戴悶熱的帽子,如果戴了一段時間,感覺頭悶悶的,別忘了要適度擦擦汗,保持頭皮乾爽。從戶外走進室內後,也要記得把帽子摘下,讓頭皮透透氣,讓毛囊自在呼吸,自然有助減少發炎和掉髮問題發生。

秘訣3/飲食有節制:日常飲食盡量避免高糖食品、花生、油炸物等高油脂食物,以及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毛囊發炎症狀惡化。

秘訣4/適度紓壓:注重自我壓力調適,保持心情放鬆,更是根絕毛囊炎復發的最佳方法。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9/690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有位小淇與先生兩人都希望有2個小孩,且時間間隔2至3年,在這樣的規劃下,大寶3歲時,二寶來報到。但由於需分擔家中經濟壓力,故小淇坐完月子後立即返回職場,上班工作忙碌,下班還要趕著接大寶下課、回家除了照顧小孩還要料理家務,長期身心俱疲,之後便出現心情鬱悶、精神不集中、焦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肺癌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因此一半以上患者因症狀看診時,都已是末期,治療效果有限,5年存活率也僅5%,但若能在第一期就發現,5年存活率則能提升至6成;成大醫院一般內科醫師蔡昇翰指出,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2015年就新增加肺癌個案約13,000名,同年肺癌死亡人數也有將近9,...

閱讀詳情 »

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會讓女孩們感到非常不舒服,甚至疼痛到在床上打滾、無法行動,連帶影響到日常生活。相信很多女孩都有這樣的經驗吧?生理期,這三個字對於某些人來說簡直就是夢魘!女孩痛不欲生,男孩看到另一半被經痛纏身,自己卻幫不上忙,因此也感到煩惱不已。 經痛有兩種,太常忍痛會生病 這可怕的經痛到底是何方神...

閱讀詳情 »

風濕病病患,如果出現稍微運動就喘,不成比例的疲倦,胸痛或水腫,而且愈冷愈喘,以及腳水腫等,小心是發生有「心臟的癌症」之稱的「肺動脈高壓」!尤其在台灣、自體免疫疾病是引起肺動脈高壓最常見的原因,卻容易被忽略,未能及早發現治療控制,一旦病發,嚴重可能導致吸吸困難、右心衰竭、肺部出血,甚至死亡,不可輕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