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癌早期無症狀  低劑量電腦斷層能清楚檢視

肺癌早期無症狀 低劑量電腦斷層能清楚檢視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肺癌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因此一半以上患者因症狀看診時,都已是末期,治療效果有限,5年存活率也僅5%,但若能在第一期就發現,5年存活率則能提升至6成;成大醫院一般內科醫師蔡昇翰指出,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2015年就新增加肺癌個案約13,000名,同年肺癌死亡人數也有將近9,200人,肺癌已成為癌症中的第一殺手,不得輕忽嚴重性。

低劑量電腦斷層取代X光 篩檢多份保障

過去肺癌篩檢,以胸部X光為主,但因解析度低,腫瘤需0.9至1公分大小才容易檢查得出來,加上腫瘤容易躲在X光死角,有研究就指出,約8至9成肺癌都無法在第一次X光檢查看出;蔡昇翰醫師表示,所幸目前能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不僅輻射劑量較低,也能清楚顯示肺部結構,是肺癌健檢重要的項目之一。

低劑量電腦斷層 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20%

根據美國2011年一項大型研究指出,55至74歲重度吸菸者族群,也是高肺癌發生率高風險者,若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連續3年,後續平均追蹤6年半,對照胸部X光的篩檢方式,能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20%,以及6.47%的全死因死亡率,顯示低劑量電腦斷層的重要性。

低劑量電腦斷層有風險 3至5成檢出肺結節

但其實低劑量電腦斷層也可能帶來後續風險,臨床上,因過度診斷造成3至5成受檢者,被檢查出有肺結節,且有結節者,真正肺癌的比例不到5%;蔡昇翰醫師指出,若發現有肺結節,因多數無法判斷良性或惡性,得持續接受後續追蹤,甚至侵入性檢查,加上部分腫瘤生長速度慢,原本可能在體內相安無事,卻因篩檢出結節,讓患者得接受後續手術風險。

非高風險者肺癌篩檢 可諮詢專業醫師

低劑量電腦斷層確實能有效降低高風險群的肺癌死亡率,但若為非高風險或其他風險者,包括有家族史或空氣汙染接觸者,仍未有足夠證據的支持;蔡昇翰醫師表示,接受連續電腦斷層檢查追蹤,除了耗費時間、金錢,也可能帶給患者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因此若擔心癌症發生,除了選擇負擔得起的自費篩檢,也可諮詢專業醫師建議,再接受相關肺癌診治的篩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3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體系,臺南市立安南醫院 「細胞治療中心」於2020年2月正式成立,可針對上皮性卵巢癌、胰臟癌、攝護腺癌、頭頸癌、肝癌、乳癌和大腸直腸癌、多型性膠質母細胞瘤及續發性腦瘤(腦轉移癌)等8種第4期實體癌症,包括第1-3期實體癌症,經標準治療無效的病人進行收案與治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蔡英文總統關心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今(20)日特地前往位於苗栗竹南的國家衛生研究院,了解最新疫苗與藥物研發進度。蔡總統肯定國衛院平日厚植研發實力,能在疫情爆發時迅速投入,也期勉能在最短時間內有所突破,讓國人安心。國衛院向總統報告,國衛院已成功完成可望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新冠肺炎來勢洶洶,醫院消毒對第一線防疫人員相當重要,過往採用固定式紫外線消毒會因光照範圍而影響消毒效果,台灣引進第一台紫外線消毒機器人,能自主移動進行全方位有效紫外線消毒,加強院內防疫效果。防疫感管最高層級 院內固定式紫外線消毒效果有限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來勢洶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針對臺灣各地捐血中心血液庫存量告急,花蓮慈濟醫院與臺北捐血中心花蓮捐血站合作,在大廳門前設捐血點,號召醫院同仁、志工與鄉親響應,一起上「捐血車」捐血。趕在捐血年齡六十五歲上限前來捐血的林欣榮院長表示,非常感恩院內同仁相互邀請,挽袖緩解血荒,而他正好是血庫最缺的O型血;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