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頭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抽菸、喝酒、嚼檳榔罹患機率高

頭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抽菸 喝酒 嚼檳榔罹患機率高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頭頸癌是原發於頭部、頸部惡性腫瘤的統稱,可分為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年僅30多歲的楊先生雖然沒有嚼檳榔,但抽菸、喝酒的習慣,卻已讓他在4年前被確診為口腔癌第3期。因發現時已為中晚期,進行手術治療已無法根除腫瘤,使用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的情況下,因本身帶有p53基因突變,卻在間隔不到1年的時間,再次復發。在諮詢醫師意見後,最後決定以手術治療,搭配標靶與免疫治療。至今停藥超過2年,無復發跡象。目前患者已準備結婚,可謂人生幸福翻篇!


頭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抽菸 喝酒 嚼檳榔罹患機率高

▲頭頸癌愛注意!(圖/照護線上提供)


頭頸癌死亡率第5名 若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罹患機率大增


頭頸癌是國人發生率第6、死亡率第5的癌症。一般而言,頭頸癌好發年紀在55歲到60歲之間,若本身如上述個案帶有p53基因突變,罹患癌症的機會則相較高出許多。「除了基因影響,常見造成頭頸癌的危險因子包含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習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暨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及腫瘤內科連銘渝醫師進一步說明,而部分頭頸癌則與病毒感染有關,例如鼻咽癌與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有關;口咽癌與人類乳突病毒HPV(Human Papillomavirus)感染有關。除了習慣上的改善,也需要注意病毒上的感染。


頭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抽菸 喝酒 嚼檳榔罹患機率高

▲別輕忽!頭頸癌常見症狀。(圖/照護線上提供)


頭頸癌症狀與腫瘤位置相關 初期症狀不明顯易被忽略


頭頸癌的症狀與腫瘤的位置有關。出現長期不癒合的口腔潰瘍,可能是罹患口腔癌;若腫瘤長在咽喉,患者則可能出現喉嚨痛、喉嚨卡、聲音沙啞、吞嚥困難的情況。如果長在鼻咽,影響到鼻腔與旁邊的耳道,則可能出現鼻塞、流鼻血、耳鳴,或是聽力受損的情況。


當癌細胞轉移到淋巴結時,可能在頸部摸到一些不明原因的腫塊。連銘渝醫師表示,因為摸到頸部腫塊而到醫院檢查的患者不在少數。由於癌症初期的症狀通常不明顯,而抽菸、嚼檳榔的人常有口腔黏膜破損的狀況,容易忽略口腔潰瘍可能是罹患了頭頸癌。連醫師建議,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以及吸菸者,可以每2年做1次免費口腔癌篩檢。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頭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抽菸 喝酒 嚼檳榔罹患機率高

▲治療頭頸癌。(圖/照護線上提供)


頭頸癌中晚期治療需與副作用對抗 免疫治療提升存活率


目前的頭頸癌的抗癌藥物依據期別可分為早期與中晚期治療。早期治療包含手術治療、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等。在手術治療上,除了外觀考量,也會影響到講話、吞嚥功能,因此多半患者選擇化療與放射治療,雖有機會根治癌症,然而也可能波及其他細胞與器官,引發治療時的副作用,也常有復發的可能性。


連銘渝醫師進一步說明,頭頸癌中晚期包含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標靶治療對其他器官影響雖然較小仍有副作用,如皮膚紅疹、口腔或腸道黏膜潰瘍等。而免疫治療,則是利用患者自己的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同時恢復患者免疫細胞的功能,在副作用較小的情況下,除了能夠提升癌症存活率,更能加成其他治療方式,提升生活品質。


免疫治療優勢多,但為發揮其成效,仍需要針對適合的族群去使用,腫瘤四周的免疫細胞多,進行免疫治療的效果較好。連銘渝醫師進一步表示,患者可進行腫瘤細胞表現量檢測,若表現量較高,在中後期治療,如二線治療時,可與專家醫師討論使用免疫療法,通常有不錯的療效。


醫師貼心小提醒


抽菸、喝酒、嚼檳榔是非常關鍵的致癌因子,連銘渝醫師強調,戒除致病習慣為上策,且最好定期接受癌症篩檢。隨著醫療技術進展,頭頸癌中後期的治療成效已經提升許多,免疫治療除了能夠降低治療發生的副作用,更能同時提升患者治療期間的免


疫力。連醫師也提醒,若出現難癒合之口腔潰瘍、喉嚨卡、喉嚨痛、吞嚥困難、鼻塞等症狀,或摸到頸部腫塊,建議民眾積極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避免病情復發,賠了夫人又折兵!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免疫治療助攻,消滅難纏頭頸癌,醫師圖文解說


更多NOW健康報導
▸必治妥施貴寶推出全新企業識別 致力「手」護病友希望
▸糖友合併嚴重牙周病 心腎死亡率比無嚴重牙周病多3倍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挑戰全球醫療照護量能。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創全國之先,專責防疫病房將全面啟用「全方位零接觸防疫照護系統」,病床旁的移動式醫療車搭配藍芽串聯,病人血氧、血壓及體溫等關鍵生理數值即時上傳,遠距會診照護隨時啟動;搭配圍籬感知器的使用,病人移動若有異狀亦可立即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為因應雙北本土新冠疫情病患數激增,原「1人1室」室收治方針,因雙北醫院病床數不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決定可「多人1室」,今(29)日上午全國縣市防疫會議,指揮中心決定新冠病患收治回到「1人1室」治療。 屏東枋山Delta病毒(印度變異株)傳播能力,比Alpha(...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受到疫情影響,大部分民眾都配合政府規定,乖乖的居家防疫。由於民眾生活型態的受疫情而改變,使得在途經濟(飯店、旅行社、大眾運輸)和在店經濟(服務、餐飲、零售百貨)都承受不同程度的打擊。然而,此時消費者將消費力轉向到電商,讓「宅經濟」呈現爆發性成長。根據經濟部統計,20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國3級警戒開啟後,全國公共場所強制實聯制,很多人都習慣拿起手機掃描QR Code後傳出簡訊,40天就發出6.1億則簡訊,政府更編列8億元預算,但媒體報導,地方政府疫調時發現,資料量相當龐大,同時速度太慢使用不方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回應,實聯簡訊僅是輔助。 指揮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