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頭頸癌又稱「最短命癌症」 常見5大警訊有症狀速就醫

頭頸癌又稱「最短命癌症」 常見5大警訊有症狀速就醫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三立電視台董事長、人稱「海董」的林崑海,於昨(14)日晚間10點28分早病逝於高雄榮總,享壽70歲,死因為頭頸癌。據傳確診2年來,他只接受藥物治療,並未開刀,醫師指出,頭頸癌為固體癌症,一般建議,手術切除腫瘤,配合藥物治療,才能有效延長存活期。


頭頸癌為多種癌症的統稱 傳統危險因子為抽菸、嚼檳榔


頭頸癌為多種癌症的統稱,一般包括:口腔癌、鼻咽癌、甲狀腺癌、喉癌、下咽癌、口咽癌、唾液腺癌和鼻竇及鼻腔癌,由於台灣嚼檳榔比率不低,以致頭頸癌盛行率位居全球前幾名。


臨床顯示,頭頸癌好發於中壯年男性,傳統危險因子為抽菸、嚼檳榔,近年來,感染人類乳突瘤病毒而罹癌患者明顯增加。由於發病年齡較年輕,平均餘命比起一般男性國人少了近18.3歲,因此,被喻為「最短命的癌症」。


早期頭頸癌症狀不明顯 除了口腔癌其餘頭頸癌常見5大警訊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早期頭頸癌症狀不明顯,不同部位的頭頸癌症狀也不盡相同,口腔癌症狀較為明顯,口腔潰瘍、疼痛,突起或白斑,其餘頭頸癌則無特異性,以致以致延誤就醫。綜合醫師意見,除了口腔癌,其餘頭頸癌的5大警訊,分述如下:


1.頸部出現不對稱性腫塊,飲食時常嗆到、吞嚥疼痛、吞嚥困難。
2.聲音沙啞。
3.單側鼻塞、反覆性流鼻血。
4.單側聽力不良、單耳積水、耳脹、耳悶。
5.無上呼吸道感染,卻持續性喉嚨痛、耳朵痛。


頭頸癌好發於青壯年男性 有這些症狀應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


頭頸癌好發於40至60歲男性,不少為勞動階層,有著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習慣,除了症狀影響到工作、生活,才會積極就醫,以致確診時都已經到了晚期。


賴基銘提醒,青壯年男性如有頸部淋巴腺腫大,不明原因的流鼻血、鼻塞、耳阻塞、聽力障礙或頭、頸部疼痛,就應尋求耳鼻喉科醫師找出原因。一旦腫瘤侵犯顱內或骨頭,治療就變得棘手。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全台鬧蛋荒! 營養師:蛋白質來源也不是「非蛋不可」
▸體重莫名下降、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 小心膽道癌上身

相關推薦

根據2018年的調查,有近6成的年輕上班族(25-35歲),每天至少吃1次外食,且僅有9.7%有自煮習慣,顯示外食族群非常盛行。外食常有飲食不均的問題、挑食不愛吃蔬果更是一大原因,再加上上班族普遍工作壓力大,這也使得排便困擾更加嚴重! 便秘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營養師將在這篇專欄中,解析便秘的問題,並...

閱讀詳情 »

教育部表示,因應國內疫情警戒升級,為降低群聚感染之風險,自110年5月19日(三)起至5月28日(五)止,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且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補習班等各類教育機構亦同時配合停課,請所有學生停止前往在家學習。大專校院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改採線上教學,學生居家遠端學習不到校,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女性在月經前一周,常會感到情緒,甚至是生理的不適,其實主要是因體內荷爾蒙急速變化所導致。樂生療養院中醫科醫師孫彩霞指出,這又稱為經前症候群,常見症狀包括暴食、四肢水腫、體重增加、乳房脹痛、肌肉或關節疼痛,以及焦躁、沮喪、憂鬱等情緒障礙,也可能有失眠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