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頭頸癌又稱「最短命癌症」 常見5大警訊有症狀速就醫

頭頸癌又稱「最短命癌症」 常見5大警訊有症狀速就醫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三立電視台董事長、人稱「海董」的林崑海,於昨(14)日晚間10點28分早病逝於高雄榮總,享壽70歲,死因為頭頸癌。據傳確診2年來,他只接受藥物治療,並未開刀,醫師指出,頭頸癌為固體癌症,一般建議,手術切除腫瘤,配合藥物治療,才能有效延長存活期。


頭頸癌為多種癌症的統稱 傳統危險因子為抽菸、嚼檳榔


頭頸癌為多種癌症的統稱,一般包括:口腔癌、鼻咽癌、甲狀腺癌、喉癌、下咽癌、口咽癌、唾液腺癌和鼻竇及鼻腔癌,由於台灣嚼檳榔比率不低,以致頭頸癌盛行率位居全球前幾名。


臨床顯示,頭頸癌好發於中壯年男性,傳統危險因子為抽菸、嚼檳榔,近年來,感染人類乳突瘤病毒而罹癌患者明顯增加。由於發病年齡較年輕,平均餘命比起一般男性國人少了近18.3歲,因此,被喻為「最短命的癌症」。


早期頭頸癌症狀不明顯 除了口腔癌其餘頭頸癌常見5大警訊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早期頭頸癌症狀不明顯,不同部位的頭頸癌症狀也不盡相同,口腔癌症狀較為明顯,口腔潰瘍、疼痛,突起或白斑,其餘頭頸癌則無特異性,以致以致延誤就醫。綜合醫師意見,除了口腔癌,其餘頭頸癌的5大警訊,分述如下:


1.頸部出現不對稱性腫塊,飲食時常嗆到、吞嚥疼痛、吞嚥困難。
2.聲音沙啞。
3.單側鼻塞、反覆性流鼻血。
4.單側聽力不良、單耳積水、耳脹、耳悶。
5.無上呼吸道感染,卻持續性喉嚨痛、耳朵痛。


頭頸癌好發於青壯年男性 有這些症狀應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


頭頸癌好發於40至60歲男性,不少為勞動階層,有著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習慣,除了症狀影響到工作、生活,才會積極就醫,以致確診時都已經到了晚期。


賴基銘提醒,青壯年男性如有頸部淋巴腺腫大,不明原因的流鼻血、鼻塞、耳阻塞、聽力障礙或頭、頸部疼痛,就應尋求耳鼻喉科醫師找出原因。一旦腫瘤侵犯顱內或骨頭,治療就變得棘手。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全台鬧蛋荒! 營養師:蛋白質來源也不是「非蛋不可」
▸體重莫名下降、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 小心膽道癌上身

相關推薦

你追過了嗎?在國內掀起熱潮的清乾隆宮鬥劇《延禧攻略》,因為太吸睛,在愛奇藝的播放量已經突破1億大關,創下最高記錄。劇中個個女演員爭妍鬥麗,其中,飾演魏瓔珞的27歲女主角吳謹言,為了亮相更清瘦楚楚可憐,採取「無痛減肥」狠甩7kg。原來她的減重秘密武器除了運動,還搭配「631飲食法」。想不到,國內營養師...

閱讀詳情 »

口臭就是肝不好、火氣大?這是許多人的迷思。中醫師指出,口臭除口腔因素外,也多與脾胃關係密切。有不少人以為口臭是「體內有熱」所引起,但以中醫理論而言,不全是「火熱」所引起,其他寒、濕、食積等原因也有可能造成。 新北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中醫師沙政平指出,口臭不是病,有可能是口中細菌過多,導致氣味不好,...

閱讀詳情 »

秋冬養陰是兒童「轉骨」的好時機,中醫師指出,許多父母期望孩子高人一等,一般女生約10至16歲、男生約12至18歲是發育的黃金期,注意飲食和作息、充足的運動,並適度服用「轉骨方」輔助發育,孩子就可順利「轉大人」。 中醫師羅明宇指出,民間所謂「轉大人」,中醫稱為「轉骨」或「贊育」。從傳統中醫觀點,認為脾...

閱讀詳情 »

「更年期」是生命發展必經的歷程,也是女性健康的重要分水嶺。女性朋友只要一到更年期,卵巢退休倒數計時,人體也會因雌激素的大量減少而缺乏保護,成為失眠、盜汗、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症的高風險族群。更年期婦女如何守護健康呢?營養師強調,一定要注意2種營養素的補充! 女性更年期報到,身體大小毛病接踵而來 卵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