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改善經前症候群 中醫師:把握四妙招

改善經前症候群 中醫師:把握四妙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女性在月經前一周,常會感到情緒,甚至是生理的不適,其實主要是因體內荷爾蒙急速變化所導致。樂生療養院中醫科醫師孫彩霞指出,這又稱為經前症候群,常見症狀包括暴食、四肢水腫、體重增加、乳房脹痛、肌肉或關節疼痛,以及焦躁、沮喪、憂鬱等情緒障礙,也可能有失眠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嚴重時甚至影響生活品質。

女性肝鬱氣滯 容易出現經前小情緒

但到底該如何舒緩經前症候群呢?以傳統中醫而言,認為與肝功能有關。孫彩霞中醫師解釋,月經來潮前,身體內的陰血由衝任二脈輸佈到子宮,當血海充盈時,下全身的陰血不足,這時就會使肝、脾、心等臟腑功能失調,若屬於「肝鬱氣滯」者,就容易出現經前小情緒、胸部、腹部脹痛等症狀,若為「肝血虧虛」者,則除了月經量減少外,也可能會有睡眠障礙、頭痛等情況發生。

莓果花茶調理 有助改善經前症候群

孫彩霞中醫師說明,除了可透過中醫調理,平時也可藉由莓果花茶調理、經前泡腳、規律運動以及飲食上著手,像是每兩、三天可泡一杯溫熱莓果或玫瑰花茶,透過含有濃縮單寧酸的莓果,能預防女性泌尿道感染,再藉由玫瑰花達到疏肝理氣效果;其次,若經前泡腳,則可利用少許艾葉及老薑以及再加入白朮、當歸、川芎、熟地、杜仲、黃耆等中藥材加水蒸30分鐘,將渣濾掉泡腳,有助於舒緩經前症候群。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遠離經前症候群

此外,平時也應養成運動習慣,且最好達到每週三至五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的頻率,以幫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情緒。孫彩霞中醫師強調,至於在飲食上,則應多吃蔬果或穀類,減少攝取刺激性飲料,透過平時習慣改變,幫助自己遠離經前症候群找上門。

【延伸閱讀】

過半糖尿病患者未察覺腎臟已病變 應及早介入管理預防洗腎

飲食、作息、情緒莫名不對勁? 你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0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白遮三醜,許多女性都想成為白晰美人,不想再只能利用午休去打美白針,沒時間好好休息之外,術後又需要遮遮掩掩不得見光,對於侵入式美白針的安全性及配方不固定也存有疑慮,最近OL就掀起「可以吃的美白針」旋風,李宗祐營養專家表示,所謂「吃的美白針」,其實就是指圓酵母萃取而成的的...

閱讀詳情 »

素顏比化妝還美的季芹,保養方法非常簡單,都是靠這個!!為了女兒未來能擁有水嫩肌膚,季芹從小就開始養成小孩的這種習慣... 美女媽咪季芹一直都保養得非常好,已經是兩個孩的媽看起來依舊像少女般!!季芹說,自己的好肌膚都是季媽媽〝養〞出來的,從小就有白裡透紅的肌膚,因為季媽媽堅持一個原則,現在他也用這個方...

閱讀詳情 »

鼻頭上的各種粉刺是否很困擾你呢?就算用了妙鼻貼好像黑頭粉刺還是頑固的在鼻子上啊...《喝蜂蜜水&洗面乳+蜂蜜》買一瓶蜂蜜,每天洗臉的時候弄一點和在洗面乳裡一起洗臉,並且每天早晚都要喝蜂蜜水,就能有效去除黑頭粉刺,皮膚也會變得又細又滑唷!《番茄檸檬面膜》將番茄與檸檬片打成泥,加少許麵粉後攪拌均勻即可...

閱讀詳情 »

黃豆內服外用 《食鑑本草》中說,黃豆味甘、性平,歸手足太陰脾及陽明大腸經,有健脾寬中、潤燥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 黃豆既可內服,也可外塗,但製作方法不同。內服時,首先把黃豆洗淨,用清水泡至豆粒飽滿,大概需要一晚上的時間;然後把泡好的黃豆用清水煮至口感發麵,這時就能直接吃了。如果是小孩吃,可調入蜂蜜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