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解鎖重症治療盲點! 逆轉疾病從改善細胞間質環境開始

解鎖重症治療盲點! 逆轉疾病從改善細胞間質環境開始

【NOW健康 楊芷晴/台南報導】現代醫療技術雖已有長足的進步,不過醫學上仍有許多重症疾病在治療上無法得到突破,以致需要長期依靠藥物、儀器維持,卻不見改善,患者甚至逐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家佑診所侯泰宇醫師表示,這是因為大多數藥物都是作用在細胞上來控制病情,治療上容易忽略「細胞間質」的治療,人體又無法製造細胞,才未能真正逆轉疾病。


侯泰宇醫師回想起執業初期時,經常備感挫折,因為長期為疾病所苦的病人,只能用藥物控制症狀,無法真正治療病因,曾有坐輪椅的重症病患上門求診,該患者先前到處求醫,卻沒有醫師能夠醫治他,沒想到經由他的診斷,發現最後也只能告訴病人「無能為力」。


在侯泰宇醫師研究更多治療方法後,逐漸發現「細胞間質」的重要性,甚至從中發現西醫的盲點,例如,治療糖尿病、高血壓、帕金森氏症等相關藥物,都是以治療細胞為主,細胞間質的環境經常被忽略,當中充滿有毒物質與代謝廢物,病症當然無法回復,因此許多慢性病患或重症患者,即使積極用藥,根本原因還是沒有被解決,而細胞間質療法突破了這個障礙。


細胞間質存在於細胞與細胞之間,由纖維基質和流體物質如組織液、淋巴液、血漿等所形成,遍佈全身,如同土壤提供種子吸收養分與排放,細胞間質能提供細胞需要的氧與營養物質,並在代謝後負責吸收二氧化碳廢物,同時協助細胞間聯繫與傳遞訊息的功能。


侯泰宇醫師提到,目前人類的生活環境面臨許多有毒物質的侵襲,像是農藥、色素、防腐劑、空氣汙染、電磁波等,導致細胞間質出了問題,細胞就容易出現異常病變,且細胞間質又會互相影響,將隨著病程的進展牽涉到更多處的器官,造成整體性的異常,這就是病情變得愈來愈嚴重的原因。


侯泰宇醫師說明,對於重症或難以治療的疾病,應先找出影響細胞的毒害因子、自由基與毒害狀態,再藉由免吃藥、免打針、免開刀的細胞間質療法,讓細胞恢復健康。就好比探知心臟狀況,會以心電圖感應貼片置於四肢及胸前,用以偵測心臟產生的微弱電流;透過腦波儀從人類頭皮上測得微弱的電波或磁波變化,以判斷大腦功能。細胞間質療法,就是藉由外部的刺激影響細胞間質,加速細胞間質的代謝,讓身體逐漸回復功能。


侯泰宇醫師說道:「透過細胞間質療法的治療,讓許多慢性病患和重症患者的病情有了改善」,再次證明細胞間質對於細胞存活至關重要,若細胞間質出問題,細胞就容易出現異常,進而影響周遭鄰近的細胞,當使細胞間質環境改善後,身處其中的細胞也會逐漸恢復活力,一個人的精神、氣色、體力也跟著提升了。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排便不順長期便秘嚴重恐肛裂 中醫提醒高危險群愛注意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王聿瀠 李文成 羅偉哲/台北報導 國內有不少企業或宗教團體希望購買疫苗再捐給政府,在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成立服務窗口後,政府態度立場大逆轉,被指定為窗口之一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1)日表示,昨一天之內已經與佛光山兩度連繫,說明後續如何做協助。而目前收到公...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短短3周,本土疫情已飆破7千例、死亡人數累計破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公布國內新增27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74例本土個案及4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73例,總計35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5例死亡。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資料,從5...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大馬路收治病人、讓醫護冒大雨掃水?網路上瘋傳影片,讓民眾都為衛生福利部部立台北醫院的醫護人員感到好心酸!批評聲浪四起。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上午臨時召開記者會澄清,強調影片有「誤導的情形」並非事實,台北醫院目前醫療量能充足,且病人在戶外是等待檢查結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