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頸椎扭傷多會自行痊癒 別亂推拿以免變嚴重

頸椎扭傷多會自行痊癒 別亂推拿以免變嚴重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頸椎扭傷又名頸部拉傷(neck strain),這是一種自限性的(時間一久,自然會好的)常見的頸部疾病。急性頸椎扭傷定義上是指頸部的肌肉受傷,但是由於頸部的肌肉很厚很深,因此靠理學檢查或複雜的影像檢查,也無法分辨出是那一種構造受傷。原則上關節小面的韌帶與頸椎間板(軟骨)的受傷,也算是頸椎扭傷。但是無論是那一種軟組織受傷,診斷與治療的原則都相同。

頸椎受傷嚴重時影響生活與工作

新光醫院復健科醫師陳姿璇表示,疼痛出現可能是在受傷之後,也可能慢慢出現,這種疼痛通常是在由頭顱枕部一直到頸、胸椎(背部)交界處的任何地方。頸部活動會使疼痛變得嚴重一些,有時伴隨有頸部肌肉的攣縮或是斜方肌的酸痛。疾病的初期會有枕部的頭痛,這種頭痛也可能持續數月之久。一般而言,受傷引起會比自然發生的頸椎扭傷,疼痛會嚴重一些也會持續較久的時間,病患也會有不安、疲倦、睡眠障礙與注意力無法集中的現象,甚至到無法工作。

有七種疾病須和頸椎扭傷區別

陳姿璇醫師指出須考慮鑑別的疾病,包括:(1)頸椎間板突出(會有神經壓迫症狀),(2)頸椎腫瘤或細菌感染(症狀會有發燒、疼痛、盜汗、體重減輕),(3)頸椎的脫臼移位(X光檢查有位移),(4)類風溼性關節炎,(5)頸椎骨折(X光發現不正常),(6)心理因素引起的頸部痛,(7)詐病。大部分病患的症狀於四到六星期都會消失,如果是車禍受傷引起的則約半年到一年就會改善;疼痛嚴重的病人,須考慮伴隨有頸椎骨刺或是頸椎間板突出壓迫到神經根的可能,少數會有脊椎狹窄症造成脊髓病變。

有些狀況不可推拿 治療後多可恢復正常

陳姿璇醫師建議民眾,治療的第一步就是確定診斷,並給予病人信心,說明此症在一段期間自然會痊癒。急性期間約一、兩星期,適當的給予止痛藥、肌肉鬆弛劑與消炎藥物可以使症狀減輕。在最初四星期症狀最嚴重時,可以接受按摩、頸部牽引或是局部超音波治療。如果病人有骨質疏鬆症、頸椎活動受限、類風溼性關節炎、頸動脈粥狀硬化或是頸椎腫瘤,則不可以接受推拿或扭轉頸部,因為有可能造成骨折或其他的併發症。另外老人、小孩、使用抗凝血劑或是有頸部神經病變的人也不可接受推拿。頸部輕微的活動應儘速開始,同時要鼓勵病人做散步的運動與恢復工作,如果保守治療無效,則須進一步接受檢查以排除其他的病變。頸椎扭傷是一種很常見的頸部疾病,適當的治療大都數都可以恢復正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8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民眾勤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讓台灣除了是防疫資優生,連帶2020年肺炎和流感等上呼吸急重症死亡率也明顯下降,甚至顯著低於歷史預測值。不過,交通意外死亡率增加,推測是與民眾減少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選擇騎車及開車有關。 這項國際合作研究係由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高志文博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目前腦科學的研究跟心理學的發展,對“青春期”這個概念的定義,已經跟之前的印象完全不一樣了。傳統上都說12歲到18歲是青春期,但是依照醫學的發展觀點來看,已經往前提了兩年,從10歲開始;同時也往後延了7年,到25歲結束。由於營養的充分取得,以及過多環境荷爾蒙的影響,所以在10...

閱讀詳情 »

文/葛緯詩 2020年歷經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後,全球步入後疫情時代,許多過去習以為常的生活樣貌大幅改變,像是不能出國玩,以及去公共場所都必須量體溫、戴口罩保護自己。然而疫情帶來的改變不僅如此,人們的喜好也在無形中重塑。   出國玩聲量大跌 使用3C產品聲量增 根據《FINDIT》的報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3歲小寶(化名)哭鬧不停,媽媽原本以為是小感冒,打算工作忙完再帶去看醫生,沒想到幾天後耳朵竟流出膿水,急忙就診,診斷為急性中耳炎,鼓膜已破裂流膿,轉診至耳鼻喉科做後續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任杜戎玨表示,小兒中耳炎是兒科常見疾病,幾乎每周都有這樣的小病人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