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頻尿、尿失禁有救星!凱格爾運動吐氣提肛,你做對了嗎?

天氣冷,尿意正濃,害怕頻尿一直跑廁所?明明沒有尿意,卻只是打個噴嚏就尿漏尿?不少女性都曾經歷過以上「排尿」方面的困擾,常因為羞於啟齒,於是自行練習「凱格爾運動」,沒想到卻因為方式錯誤,長期下來反而尿失禁、頻尿更加嚴重,才求醫解決。

頻尿 尿失禁有救星!凱格爾運動吐氣提肛,你做對了嗎?

不少女性都曾經歷過「排尿」方面的困擾,常因為羞於啟齒,於是自行練習「凱格爾運動」,沒想到卻因為方式錯誤,長期下來反而尿失禁、頻尿更加嚴重,才求醫解決。

頻尿、尿失禁,是骨盆功能異常的警訊

1名47歲林太太,從第二胎產後即有漏尿問題,已長達10多年,最近因頻尿問題嚴重,以為是尿道發炎而到醫院就醫。經尿動力學檢查發現,有應力性尿失禁及膀胱過動症的混合型尿失禁。經醫師詢問後發現,林太太因擔心漏尿而常常上廁所,讓膀胱的容量變小,加上容易緊張又漏尿,於是膀胱過動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經過醫師的說明及用藥,搭配物理治療師正確的排尿行為衛教,以及骨盆底肌運動指導,在生理回饋、尿失禁電刺激治療及居家運動訓練3次後,解尿量及解尿時間都有明顯增加。30天共6次療程結束後,林太太也很高興的告訴物理治療師,漏尿的情況改善了。

根據研究統計,台灣地區30歲以上的成年人約有近800萬的婦女飽受⎾尿失禁⏌、⎾膀胱過動症⏌所苦。事實上,女性的骨盆會因懷孕、生產、肥胖等因素,而產生功能性損壞,於是造成大小便失禁、陰道鬆弛、性交無感等。除此之外,隨著年紀增加,老化及停經也會使骨盆機能產生功能退化,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頻尿 尿失禁有救星!凱格爾運動吐氣提肛,你做對了嗎?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盆機能整合照護中心,針對骨盆底機能障礙問題,給予健保給付之生理回饋及電刺激治療,並由物理治療師一對一給予循序漸進的客製化個別化運動處方。(圖片提供/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凱格爾運動不是吸氣縮腹提臀,而是「吐氣提肛」

許多女性在面臨排尿問題時,會透過骨盆底肌運動(又稱提肛運動、凱格爾運動)來改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盆機能整合照護中心賴郁芬物理治療師指出,常有病患看網路文章及影片自學凱格爾運動,其實8成以上教導的運動方式是錯誤的,正確的骨盆底肌運動不是吸氣縮腹提臀,而是必須吐氣提肛(會陰),最好給予個別指導。

賴郁芬物理治療師建議,有頻尿漏尿困擾的婦女,或無法確認自己做的骨盆底肌收縮運動是否正確,可以至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網頁搜尋合格的婦女泌尿醫師檢查及治療。並由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合格認證之失禁防治指導員,進行一對一指導正確的骨盆底肌運動。

揮別尿失禁陰霾!個別化運動處方,可在家練習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盆機能整合照護中心,針對骨盆底機能障礙問題,給予健保給付之生理回饋及電刺激治療,並由物理治療師一對一給予循序漸進的客製化個別化運動處方。

目前健保給付生物回饋訓練,可以用儀器來訓練正確的收縮及放鬆骨盆底肌(看診一次可於30天內訓練6次),若是已經有失禁問題,健保也有給付尿失禁電刺激治療,用儀器來強化骨盆底肌肌力及膀胱過動問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盆機能整合照護中心,由專任物理治療師提供此2項復健治療,以及個別化運動處方,一旦學會後可以在家自己練習,揮別Hold不住、解不出的陰霾。

珍愛自己的健康,漏尿問題不是包尿布解決

許多婦女朋友因為忙於家庭、工作,而忘記照護自己的健康,泌尿科主任陳順郎教授指出,婦女在愛家人、愛孩子前要先珍愛自己。頻尿、漏尿等問題不是包尿布解決,如果能多花一些時間關愛自己的「泌密」花園,可以用健康的身體來更愛家人、孩子、及先生。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0/737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第33例COVID-19(武漢肺炎)案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研判,患者應該在旅遊地埃及感染,但因相關群聚擴展至美國,有外媒質疑,感染地可能在台灣。對此,台灣大學分析病毒基因發現,該患者病毒與義大利變異病毒相關,與台灣其他患者感染病毒則沒有相同變異,也就是說,該患者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根據一項研究顯示,人一天摸手機的次數竟高達2617次,無論通勤、開會、吃飯、睡前等日常活動,甚至連上廁所時也會帶著手機消磨時間。英國研究更指出,手機螢幕充滿細菌,而且含菌量比馬桶座高出3.5倍!近來武漢肺炎肆虐,民眾會消毒門把、電話筒等常接觸的物品,但是不是從沒想過要幫手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持續肆虐,雖多數患者多為輕症,但少數重症患者仍可能面臨呼吸衰竭,得透過氣管插管以幫助肺部逐漸恢復健康;台灣麻醉醫學會指出,氣管插管是屬於侵入性醫療處置,尤其當需插管治療的病患病況不穩定時就得緊急處置,這時恐使醫護人員暴露在被感染的高風險,為了降低氣管插管時病毒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背痛的常見機轉包括小面關節、薦髂關節、肌肉肌腱(有痛點)、肌肉肌腱(整片廣泛重重緊緊)、神經根坐骨神經痛及壓迫性骨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張麟指出,臨床上依輕重緩急當先排除急迫或需手術的問題,如椎間盤突出併神經壓迫、腰椎狹窄、腰椎滑脫、椎體或椎間盤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